欢迎来到山村网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喝酒泡脚都不可取

2019-01-14 15:00:37浏览:164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图/视觉中国节后上班已经有几天时间,除了还未调节好的心态,睡不醒、睡不够可能是职场人士面临的主要问题。春节假期,走亲访友

图/视觉中国

节后上班已经有几天时间,除了还未调节好的心态,睡不醒、睡不够可能是职场人士面临的主要问题。春节假期,走亲访友,通宵聚会,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节后睡眠质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回到工作岗位后,紧张而又规律的模式开启,如何通过高质量的睡眠,让精力体力迅速恢复正常似乎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调查显示,睡眠问题一直是困扰职场人士的重要问题,但衡量睡眠状况的标准并不单一。专家表示,人们没有必要追求一定时长的睡眠,也并非睡得越久疲劳越容易得到缓解。

睡眠问题不只是在节后

每天能睡到自然醒自然是最好的,但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够等睡眠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职场人士。尤其是最近,春节假期后上班已经有几天时间,但人们的睡眠质量回归状况似乎并不理想,睡不够、容易疲倦的“节日综合征”仍在继续。

其实,不仅仅是节后,睡眠问题本就是影响健康最显著的问题。根据2016年8月份发布的一项面向超2000家企事业单位逾万名员工的调查显示,企业员工最显著的健康问题依次为睡眠问题、高血压等,其中16%的员工存在睡眠严重不足(平均每天少于6小时)的问题,压力与睡眠成为员工健康面临的较为显著的风险因素之一。

另有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中国公众认为自己睡眠不好,56.9%的公众表示生活压力令睡眠受到影响,睡眠时长在9小时左右的人感到精力不足的比例最低。调查还发现,网络也成为影响睡眠的隐形杀手。有26%的人群表示睡前会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方式上网,直接影响或推迟了人们的就寝时间。在凌晨12点尚未睡觉的人群中,不肯睡觉的首要原因便是“上网聊天和玩游戏”。

那究竟怎样的睡眠状况是好的?到底该如何衡量睡眠状况?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孙洪强指出,衡量睡眠情况通常有几个方面的标准,包括睡眠数量(时长),通常20-40岁的人群每天睡6-8小时即可;睡眠质量等,有些人可能平均每天只睡4-5个小时,仍然保持精力充沛、不易疲倦等,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保持6-8小时的睡眠,并非睡得越久,疲劳越容易得到缓解,因为后者与深睡眠时间相关,并非睡眠时长。另外,午觉尽量保持在半个小时左右,睡得太长会影响晚上睡眠。

■ 误区阐释

这些睡眠误区你别碰!

对于难得的长假,很多人选择“疯狂”,与亲友相聚,打牌、唱k等来者不拒,在节后的上班前,选择集中“补觉”,希望以此来保证上班后的精力;还有人认为酒后更易入睡……其实,这些都是睡眠误区。

节后集中补觉?

睡眠是“补”不回来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学组学术秘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科副主任、睡眠中心负责人宿长军表示,“补觉”的观点并不科学,严格来说,睡眠是无法“补”回来的。晚睡,甚至熬夜,是对正常睡眠的一种“剥夺”,这些行为本身就已经影响了人体的生物钟,而对人体的损害也已经形成,这样的“不规律”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等,并影响大脑应激激素水平,这些已经形成的伤害不可能通过“补”觉得到改善。人们通过“补”觉,只能补充部分睡眠时间,但晚睡及熬夜对人体的伤害无法“补”回。

热水泡脚助眠?

易形成不良条件反射

睡觉前喝杯热牛奶或用热水泡脚、听一些放松的音乐也是人们助眠的方法,似乎这更容易营造出睡觉的氛围。

在孙洪强看来,这反而是焦虑的表现。“人们有时是因为担心睡不着,才通过喝牛奶、泡脚等方法来刺激自己。这些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人们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孙洪强表示,正是由于意识到自己可能睡不着,希望用这些方法助眠,反而将二者联系起来,以后每次喝牛奶都容易想到自己可能睡不着。

酒后更易入睡?

质量不高多是浅睡眠

有人认为酒后尤其是醉酒后更容易入睡。宿长军表示,饮酒的确有助于入睡,因为酒精作用于人体大脑的原理与安定类药物相似,能够帮助人们较快入睡。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饮酒后虽然入睡较快,但睡眠质量通常不好,还可能在睡眠中出现心慌、低血糖、头疼等饮酒后症状。

孙洪强表示,饮酒后的“倒头就睡”更多处于浅睡眠状态,并非深睡眠。最重要的是,对于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来说,饮酒容易加重打鼾,从而加重大脑缺氧,即便睡眠时间充足,第二天仍感觉昏昏沉沉、疲劳,适得其反。

催眠药物上瘾?

标签:都不可取睡不着白天喝酒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办公室减腹小方法,简单动一动甩掉腹部赘肉

上一篇:

别总问人家胸小吃什么变大 把这些食物“藏”起来没人知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