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年报的三大法宝是哪些 基金年报的法宝有哪些?那些是基金年报的法宝?基金年报的法宝是什么?
基金年报的三大法宝是哪些?基金季报、基金年报、基金招募说明书是考察基金基本面的三大法宝,而基金年报(包括半年报)又是回顾基金中周期运作结果的总结性文件。在此,笔者以新近出炉的新华成长基金2013年半年度报告为例,分享自己驭繁为简投资基金的数据魔方。
在基金年报或半年报毫不起眼的“报表附注”部分,报告会以文字或图表载明期末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股东等各关联方期初持有、期中申赎、期末持有的基金份额。查阅新华成长基金2013年半年度报告可以发现,尽管报告期内并未发生基金管理人股东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新华成长基金的情况,但基金管理人却在期末持有新华成长基金高达22,924,693.84份。一般情况下,各关联方运用固有资金投资公司旗下某只基金,背后的出牌逻辑大抵在于对该只基金的高度认可。既然有了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股东与草根基民同舟共济,那么其持有的份额越大,所带来的认同效应也就越强。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及其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没有太多实际参考意义,倒是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结构玄机重重,其中又以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及其占比这个核心最为关键。一方面,因为个人投资者申赎基金的随意性普遍较大,其持有基金的份额及其占总份额的比例如果较高,容易给基金的运作带来波动合力,进而造成基民绑架基金经理的后果。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及其占比越少,相应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及其占比也就越多,投资的纪律性亦趋越强。不仅有利于基金经理风物长宜放眼量,同时表明了该基金得到第三方机构投资者的肯定,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股东在特殊情况下动用帮扶资金发起设立基金或避免基金清盘危机误导草根基民跟风申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