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变更的原因是什么?投资者如何应对基金经理变更?2014年基金经理变更创历年之最 投资者如何应对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更事件460起,创历年之最。月均变更人数超过百位。其中离任221起,涉及54家基金公司。这意味着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超过65%的基金公司有基金经理离职。若按照目前公募基金总数1665只计算,即有27%左右的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基金经理大规模变更也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出现规模如此之大的基金经理变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缘何离开产品岗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们认为,基金经理变更的原因一般包括几种:
(1)基金公司股权变更。股权变更后,基金公司人事变动在所难免,尤其是在一些大股东的强势压力之下,基金经理通常会以“个人原因”选择离职;
(2)正常的公司内部岗位调整,比如从做投资转向部门或公司的管理,或者转向更合适自身投资风格的产品;
(3)投资理念的冲突。有些有个性的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与公司投资理念产生冲突,热衷于追求短期利益的与秉承长期投资价值理念之间的矛盾,或者是追逐成长风格与价值投资之间的矛盾;
(4)基金经理通常面临持续的业绩考核压力。为了提高基金在同类基金的收益排名,不但要透彻研究研究报告,还要经常性的与卖方研究人员沟通以及外出调研,甚至长时间高负荷运作,这对基金经理的身心都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5)私募基金及信托行业的快速崛起必然导致其与公募基金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公募基金普遍存在较多的投资限制及监管,而投资限制较少、决策自主性强的私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宽松的职业发展平台;
(6)捕鼠风暴蔓延。目前监管层引进稽查大数据系统,通过对交易数据等相关数据的有效处理,提升了发现、确认、掌握证据链的效率与准确度,为监管部门查处“老鼠仓”提供了最有利的工具,对基金经理产生很强威慑力。俗话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捕鼠风暴节骨眼上,人人自危,出于压力和维护公司形象的需要,基金经理选择在风暴刮来之前离职或可降低负面影响。
量体裁衣应对基金经理变更
基金经理的变更会对基金产品收益产生影响,那么投资者应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基金经理变更对基金的影响要分别来看。如果是公司内部岗位调整,一般对基金投资影响最小、或基本无影响。适度的变动可以促进行业发展、实现优胜劣汰,但频繁变动、特别是明星基金经理出走,会使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不但会影响到基金的潜在收益以及持续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会给公众产生行业和公司不稳定的印象,影响基金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应对,要看基金的类型,如果为指数型基金,尤其是被动跟踪指数的基金,处理起来相对较为简单。基金经理离任,对基金的影响较小,一般如果市场没有较明显变化,仍可以继续持有该类基金。除非部分继任基金经理,指数投资能力明显较差,才考虑赎回。一般出现如下情况,要特别注意并选择赎回:(1)明星基金经理离任,接任者缺乏优秀的业绩记录,特别是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产品;(2)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多个基金经理或者高管一段时间内连续出现离职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