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知识:投资者应怎么正确看待基金净值?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专业性等方面的限制,在选择阳光私募基金时,通常会依据基金净值来判断基金产品的可投资性,因为净值最能直观的反映出产品的收益率,投资业绩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但是,对于基金净值,投资者往往缺乏全面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的判断能力,导致所投资的产品收益与预期收益有所差距。那么投资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基金净值呢,首先应该对基金净值有基本的了解。
基金净值是指每基金份额的净资产价值,即扣除管理费、托管费、浮动管理费等发行和运行私募基金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后的单位份额的价值。基金初始净值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其所代表的总资产价值是相同的。私募基金通常每周或是每月公布一次净值,把每个产品的所有净值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便形成了基金的净值走势图,从走势图中可以得到基金的收益率、回撤等信息。
基金净值又包括单位净值、累计单位净值和复权单位净值。在不分红的情况下,这三个净值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基金分红的处理上。累计单位净值和复权单位净值都是将分红加回单位净值,不同的是累计净值不作为再投资计算复利,而复权净值作为再投资进行复利计算,即累计净值记录的是单位份额的变动金额,复权净值记录的是单位份额的变动比例。举例来说,如表1所示,某私募产品第一周净值为1,第二周在分红之前净值为1.1,分红后单位净值变为1,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为1.1,维持不变;到了第三周,单位净值增长了5%,变为1.05,那么累计净值为1.15,复权净值为1.155。由此可得出,单位净值记录的是基金份额的资产价值,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是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基金的投资业绩。
表1
了解了基金净值的基本知识后,投资者应该从两个层面来正确的运用净值,第一,从净值本身层面;第二,从基金分红层面。
从净值本身层面来说,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于基金净值的判断,不能单纯的以净值高低来断定私募产品的优劣。投资者往往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错误观点:1. 收益率高的便是好的产品;2. 净值已经走高的产品很难再创造收益;
首先,判断基金的好坏要结合市场行情才会得出客观的结论。比如,一些产品能够在牛市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由于很难适应熊市行情致使净值一路下跌。如果投资者只看到某只基金在牛市的突出业绩而在市场进入熊市时买入,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不言而明的。好的产品应该是既能在牛市创造出比较高地收益,又能在熊市取得超越指数表现的相对收益。最具代表性的是景林投资旗下的景林丰收,如曲线图1所示,该基金既能在08年金融危机时保持正收益,又能在普通行情中远远的超越大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