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三部曲之基金组合搭建
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单只基金的业绩波动过大,而且无法很好的实现资产配置的需求,搭建适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组合成为长期投资的必修课。
知己知彼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进行基金投资之前,需要对自身情况进行评估,例如目标、期限、风险承受能力等。常常有投资者问最近买什么基金好,事实上个体差异的存在将导致答案千差万别。以获取稳定收益为主要目的和在最大程度上追求资产增值的投资者,在搭建组合的构造上,前者应更侧重于对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基金的配置,后者则更倾向于对股票型、激进配置型等权益类基金的配置。又例如同样是35岁的投资者,以养老和积攒教育金为目的搭建的组合,前者由于距离退休时间较长,组合可偏激进,后者由于投资期限相对较短,组合的整体风格应以稳健为主。
投资期限不同,也会直接导致基金组合搭建的差异。一般来说,投资期限越短,搭建的组合越趋于保守,反之亦然。投资期限越短,市场在短期内的不确定性越难把握,需要通过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进行风险控制。对于投资期限在3年以内甚至更短的投资来说,为了更好地控制组合下跌的风险,可适当提高组合中债券、货币等类型基金的配置。
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客观因素来看,年龄和收入的不同将直接影响组合的激进程度,通常投资者年龄越小,风格越激进。一种比较常见的资产配置法则是生命周期法则,即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等于100减去自身年龄,见表1。在收入方面,收入越稳定,其可承受的风险也越大,组合则越进取。主观风险承受能力可根据短时间内(例如一个季度内)可忍受组合的下跌幅度来进行衡量,如果组合一季度内下跌超过10%就已经让投资者感到抓狂,则应选择相对保守的组合。
在对自身情况进行初步评估之后,需要对市场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一定了解。例如不同资产类别的预期收益、风险波动特征、关联程度和不同区域市场的风险收益特征等。在预期收益方面,从长期来看,权益类基金的预期收益要高于固定收益类基金。过去10年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对比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3类基金过去10年的年化平均回报分别为12.34%、2.90%、6.43%。
在各类别基金的关联程度方面,过去5年中,以股票型基金为例,与该类基金相关系数最低的为货币市场基金、环球债券QDII、亚太地区股票QDII (除日本)。从组合分散的角度来看,可以选择相关系数较低的基金类别进行组合。从相关系数的数据结果来看,可从不同大类资产类别、不同区域市场两个大的维度进行分散。例如在2013年的市场中,国内A股市场与海外股市的表现极度分化,在组合中配置一定QDII用以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同时,亦可以为组合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样的分化也存在于2013年下半年的股市、债市之间。而即便是从单一市场来看,以A股为例,不同风格的股票表现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分化。在过去的5年中,2013年、2012年和2010年分别代表大、中、小盘股票的市场指数中证100、中证200、中证500表现分化明显,见图1。选择不同风格的基金进行搭配亦可以起到一定的均衡作用。
原则及技巧
投资者在搭建具体的基金组合时,核心的原则是分散化投资,主要包括投资种类、投资风格和基金公司分散。投资种类的分散即选择关联系数较低的基金品种进行组合构建。晨星的基金股票风格箱分为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大盘平衡、中盘成长、中盘价值、中盘平衡、小盘成长、小盘平衡、小盘价值9种风格,在选择权益类基金搭建组合时,最好能覆盖到多种风格,使得组合整体的风格相对均衡。而不同基金公司投资运作的策略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基金公司擅长团队协作,有些则是基金经理单兵作战,2种运作策略各有优劣,团队协作使得公司整体的风格更加稳定,不会因为一名基金经理的离开对基金的业绩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基金经理的主动性相对更弱,也可能造成公司旗下多只产品投资组合的同质化;而单兵作战虽然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基金经理个人的主动性,但基金经理离职可能带来的业绩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选择2种风格的公司进行搭配可以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