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怎么应对基金退市?基金退市基民如何应对?
9月17日,汇添富基金公告显示,《关于终止汇添富理财28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获得所有参与大会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全票通过,汇添富28天理财基金将从9月18日起进入清算期。这意味着该基金成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运行16年来首只主动退市的基金,“只进不出”的历史从此改写。
近年来,监管层出台的相关法规体现出对建立基金退出机制的鼓励态度。早在2012年,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即发布《关于深化基金审核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基金管理公司建立基金的退出机制”,而新《基金法》则细化了基金转换运作方式或合并的程序,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对基金转换、合并与变更注册作了特别说明,且提供了操作依据,并建立了由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基金解决方案的制度。此次就汇添富28天基金退市,证监会也表示,这符合现行法律规定,支持基金产品市场化主动退市,基金公司要确保基金的有序平稳退出。
我们认为,随着汇添富28天理财打响基金退市第一枪,迷你基金的退市、合并或将逐步常态化。且不仅是规模较小的基金,一些基金产品定位不符合当前市场环境、业绩长期表现不佳的大规模基金也可能发生合并或退市。这在欧美已有先例,且较为常见。一个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基金市场,对整个基金行业及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资者来说都是有益的。
首先,对基金行业来说,截至2014年8月末,国内基金公司已达96家,基金数量为1756只(A/B/C合并计算),随着基金产品注册制的实施和基金管理人准入门槛的降低,未来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的数量都会快速增加。若仍无公募基金退市,只进不出已不合时宜,也不符合正常的生态循环,不仅固化了基金行业的发展创新,也阻碍了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对投资者而言,虽然迷你基金中不乏业绩较好的产品,但多数迷你基金由于规模较小,日常赎回也较其他基金频繁,基金业绩稳定性不佳,投资者持基的风险加大。如发生基金转换或合并,基金定位会更加明晰,而业绩很难有大的起色、投资策略不再适应基础市场的基金,清盘更有利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第三,对基金管理人而言,迷你基金依然占用公司后台、渠道、投研等资源,成本刚性支出且缺乏规模效应,这对基金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形成优胜劣汰的基金退出机制,一方面可以督促基金公司日后发行新产品更加审慎,不能为了发行而发行;另一方面有利于基金公司节约人力财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更多精力用在优化存量基金产品及提高自身投资管理能力上,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
如果退市、转换运作方式、合并等退出机制成为公募基金行业新陈代谢的常态,那么基金投资者精选优质基金将是主动规避风险的较好途径,而一旦面临基金退市等问题,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