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5000万元财政基金撬动作用有多大
到合肥已是晚上。合肥的同事说现在有点冷,太阳出来还是很暖和的。
我们期待的温暖写在尹桂芳的脸上。尹桂芳,安徽蓝麦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大型通讯企业从事管理工作30年,见证并参与我国通讯业从2G、3G到4G发展的她,深谙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广阔前景。2013年,尹桂芳准备“单干”,她招兵买马,刻苦研发,蓝麦通讯有限公司的成立非常顺利。第一年的成长期,企业就申请了26项专利。但在专利产业化过程中,却面临严重的资金难题。
“去年投入600万元,团队工资占150多万元。当时公司的账户几乎成了“负数”。眼看着专利有着大好的市场,却没有能力发展生产。”尹桂芳说,由于是轻资产的技术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从去年8月到今年4月,为了融资她不停地东奔西走。后来,由合肥市财政扶持的安徽国耀创投基金“看好”蓝麦,以600万元入股企业,为她解了燃眉之急。“10月份资金到账,11月份开始盈利,12月销售额将达到300万元。”尹桂芳高兴地说,创投基金发挥的作用不止于此,除了股权融资,创投基金明年还将通过投贷结合,为其协调解决1000万元的债权融资。“这能为我们解决2015年80%的资金问题。”她说。
尹桂芳在和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端坐的姿势。这种认真的状态也许是她给投资方的第一印象。
江鑫,安徽国耀创投基金董事长。“我们选择投资对象的标准有3个,第一是团队素质,第二是技术水准,第三是盈利模式。尹桂芳和她的公司给我们的印象非常好。从接触到成功投资,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江鑫告诉记者。
“国耀创投基金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5000万元,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作为主发起人投资5200万元,吸引其他资本1.48亿元。”江鑫表示,财政资金支持创投基金5年,前3年免息,后2年按照央行基准利率收取回报。相应地,创投基金也须以按照财政资金投入的2倍,投资于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也就是说,国耀创投基金须有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此类企业。
5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2亿元资金运行起来的安徽国耀创投基金,今年已经投资7000多万元,涉及8个项目。这些项目的高成长性,将为创投基金带来股权收益增长的回报。“从签合同开始,预计3年企业累计净利润要达到612万元至900万元这个区间的水平。创投基金持股的市值会随之上升。”尹桂芳说。
如果说引导基金帮扶的企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成长性,社会资本在财政资金的带动下有着较高的积极性,那么初创期的小企业,因为高风险性,对社会资本来说几乎没有吸引力。合肥市财政局副局长陈伟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基于这些考虑,合肥市除了成立安徽国耀创投基金这类引导基金,财政创新的基金投入方式,还包括成立全额出资的天使投资基金。
换言之,前者采取“母基金”的运作模式,围绕合肥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比如蓝麦通讯;后者则采取财政资金“直投企业”的模式,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的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
天使投资基金虽然是财政全额出资,但需要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即托管给基金公司运营。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担任着运营天使投资基金的“托管”业务。今年9月份刚成立的达研医疗技术(合肥)有限公司,就是“天使投资”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