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股票期权是什么意思?ETF股票期权即将推出 机构迎来新对冲时代
作为境内交易所市场股票期权的首个试点品种,上证50ETF期权还未开展交易已备受业内关注。多家券商、私募等机构投研部门连日里组织数场讨论会,积极布局产品线,欲在一个新的对冲时代“分一杯羹”。
业内人士认为,上证50ETF作为以大盘股为最主要标的,并且在可进行两融股票中规模最高的组合产品,首先“试点”十分合理。同时,股票期权的推出不仅会为投资者提供全新且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还会为中国金融市场带来无穷无尽的交易策略,将推进一个三维的时代。但目前来看,其对普通个人投资者的参与门槛仍然较高,个人投资者可先“曲线救国”。
上证50ETF期权脱颖而出“非常合理”
从全球期权市场来看,开展股票期权业务的交易所中,证券交易所占66%,其股票期权交易量也占到六成以上。毋庸置疑,作为资本市场基础性的、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股票期权发挥着价格发现、降低市场波动和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从2013年底开始,沪深300股指期权、上证50股指期权、上证5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上证50ETF期权、上证180ETF期权仿真交易陆续开展。2014年6月30日证监会表示,正在研究ETF期权交易试点方案,个股期权需待ETF期权试点后再另行研究。在如此多的对冲工具中,上证50ETF成为首个试点品种有其天然优势。
中信证券(行情,问诊)金融工程研究组王兆宇认为,试点品种应该具备标的规模大、抗操纵性强、流动性好和波动性适中的特点。具体来看,首先,所筛选的股票和ETF需是被纳入融资融券中最重要的一类,因为被纳入两融中的标的均已考虑流动性等因素;其次,期权标的必须有做空的途径,这样标的就不会被爆炒;另外,将可以进行两融的股票按照规模排序,排名最高的就是上证50ETF,所以首先推出上证50ETF期权作为试点非常合理。
上海一家私募的合伙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监管层推出新的对冲工具非常谨慎,上证50ETF组合中均以金融蓝筹为主,风险相对较小,等运行稳定后再陆续推出其他品种,此举也将对交易所进行产品和体制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盈创世纪总裁、《期权就这么简单》作者韩冬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上证50ETF标的简单、波动相对较低,监管层此举也体现了保护投资人的初衷。相较之下,股指期权由于和股指期货挂钩杠杆较大,以及个股期权波动幅度太大均被排除在首批试点外。
在ETF期权推出后,韩冬认为股指期权和个股期权会按照风险从小到大的顺序被依次推出,“但我个人最希望看到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上证50股指期权尽快出来,这样单一标的不同品种之间的对冲会形成一个包含现货、期货、ETF的完整体系。”
机构进入新对冲时代
伴随大量资金以“加杠杆”的方式涌入市场,A股“两融”市场融资余额突破万亿元,风险转移工具的缺失令不少业界感到担忧,期权的推出可谓“正当其时”。韩冬表示,期权品种出现后,中国金融市场将从此进入一个“三维立体”的时代。
在没有股指期货的一维时代,投资者通过配置品种、持仓比例来控制风险,但遇到普跌的市场,“覆巢之下无完卵”,对冲风险的手段非常有限;股指期货出现的二维时代,投资者虽然增加做空工具和在组合中做资金管理的手段,但仍然是线性的处理方式,仅仅通过调整品种和仓位比例来调整收益曲线的斜率;但期权出现后,可以通过新工具来调整风险敞口,持仓也可以变成非线性的状态,这样机构的策略可以更加灵活,而控制风险的成本也可以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