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投资本质是投企业,其背景是一国的经济大势,往沧桑点说,那即是国运。中国虽然走过了人口红利的高峰但享受工程师红利,“中国梦”把人民的精神前所未有的凝聚在一起,迸发出巨大能量,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正的外部环境。
先来看经济。回首2017年,各路人马陷入“测不准”,说它是新周期,四季度就弱下来了,说它是“繁荣的顶点”,每次都能超预期。经济沿着它自身的步调不急不徐,倒是2016年权威人士对经济的定调最切合当下的现实,“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中国经济体量足够大,产业足够全,经济表现出的韧性也十足。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经济结构已经在转变。201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上升至64.5%,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8.8%。其实,我们对未来要抱有足够的信心,在全球前十大科技互联网企业中,中国已经占据了两家。未来几年,预期GDP仍在6.5%-6.7%区间波动,经济结构转型将逐步见成效。
经济增长下台阶,意味着经济从增量转向存量,对于中国家庭而言,从积累财富,向管理财富转变。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年中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达到158万人,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万亿人民币。如何管理财富将是一个问题。而且,这个财富仍以年均复合21%增长(2014-2016年)。金钱永不眠,它总是寻找阻力最小的方向。
股市无疑是承接财富的最好容器。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投资股市的长期回报是相对较高的,股指年化涨幅与名义GDP增速基本一致,国内股市的年化收益也达14%。耶鲁基金的史文森在《不落俗套的成功》中介绍其配置经验:权益资产为主。从现阶段的居民的资产配置来看,权益配置仅占3%,在美国则达20%左右。财富向股市、股权转移大势所趋!
基金则是投资权益市场最好的管道。今年以来投资基金的人是幸福的,70%基金正收益,平均收益超过15%,与之相反,70%的股票是下跌的,大部投资者亏损。这或是一个预示,未来随着上市股票的增加,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扩展,机构的优势进一步增加。证券市场去散户化的过程或将不可逆。基金则是散户征战证券市场的盔甲和战车。赤膊而战将非常危险!
我们相信这是一轮较长的牛市,经济的稳健,政治的昌明,使得二级市场的可见度越来越高,可以更乐观和长期一点。基金将是我们牵牛的缰绳!
股票型基金:从过往数据来看,长期持有股票型基金亏损的概率非常小。在未来可坚持两条线索投资基金:其一,宽基指数型基金分享市场上涨的收益。其二,选择选股能力强的基金作为核心配置。未来将是个股分化的时代,能力强的管理人将会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对冲类基金:对冲类产品是一个指向绝对收益类型的产品。它的发展在国内仍处于早期阶段,投资者配置对冲基金起到减少净值波动的作用。CTA中高频策略和套利策略是看得见的绝对收益,在基差收敛后,市场中性又可以关注起来,量化选股作为另一种策略模式,也是主动选股的良好补充。
债券型基金: 年底债市暴跌之后,债券的收益率已经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一年期的债券基金大概率可提供5%-8%的收益。信用分析能力强,杠杆运用好的基金,也可能提供更高的回报。债券作为与股票资金作为两大类最基础的资产,对风险偏保守的投资仍具吸引力。
股权类基金:在新股发行正常化,节奏保持类注册制的情况下,股权类基金的退出更顺畅。往优秀的管理人将强者恒强,股权投资仍然需要从阿尔法角度入手,选择各个投资阶段、投资行业中最顶尖级别管理人的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