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弱市中,为何指基却爆发了?
上图中可以看出,指数基金,特别是ETF品种在今年迎来爆发,各宽基指数的规模、成交量以及开户数都呈现迅猛增长。以南方中证500为例,截止2018年11月16日,年内规模增长116%,并且从半年报数据可以看到个人投资者的占比在显著提升。
我们认为推动指数基金在弱市中的“逆袭”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1、经历连续的调整,各大指数的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已进入投资价值区间;
2、近年来个股风险逐渐暴露,黑天鹅事件频发,指数基金可较好分散个股风险;
3、经过2015年加杠杆、分级基金等高风险投资行为后,投资者成熟度在逐渐提升,投资收益预期更为合理化,投资行为更为长期化。
二、全方位了解指数基金:“玩法”多样的工具化产品
1、何为ETF?与大家经常接触的指数基金有何关系?
ETF全名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其兼具股票与基金的特色,即可以像股票在场内进行直接的买卖又可以如基金进行申赎(用一篮子股票或现金替代进行申购)。
同时ETF基金在场外会设有联接基金(主要投资于ETF产品),也是投资者接触较多的一类品种,在日常投资中可通过各渠道申赎联接基金参与到对指数的投资。以跟踪中证500指数为例,我们分别有500ETF(510500)以提供场内的直接买卖交易或申赎;500联接A(160119)因持有环节费用较低更适合长期持有;500联接C(004348)无申购费用,且持有一个月以上没有赎回费用更适合波段操作。
2、指数基金有哪些特点及优势?
①“分割的艺术”,便于投资者定位:指数基金以不同的维度将市场进行分割。如从市值维度可分为大盘(如上证50、沪深300)、中盘(如中证500)、小盘(如中证1000);从行业维度可分为银行、证券、有色等;从因子维度可分为高股息指数、低波动指数等。
②精准跟踪,避免了赚了指数不赚钱:指数基金被动跟踪标的指数,紧随指数成分股的调整,不受投资人主观判断的影响。
③持有、交易成本较低:如场内买卖ETF基金,交易无印花税;或是场外申购C类份额,无申购费用,持有一个月以上无赎回费用,都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另外相较于主动管理的权益产品,指数基金在持有环节上的费用(如管理费)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