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修订征求意见稿显示,深圳将升级“控烟条例”并祭出五大猛招,成为“史上最严控烟令”。今后在深圳,电子烟将纳入控烟范围;对经营场所将采取分档处罚,警告并直接处罚;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列入禁烟场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100米内禁售烟草……
深圳并不是第一个将电子烟纳入“黑名单”的城市。从今年1月1日起,杭州就将电子烟纳入了控烟范围。在很多人看来,电子烟不是香烟,也不像卷烟那样会对人带来伤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有研究表明,电子烟蒸气会损伤肺部免疫细胞。
杭州、深圳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就是有的放矢之举。通过将电子烟纳入“黑名单”,既能有助于人们认识到电子烟的危害性,这就是最好的宣传教育。同时,也能杜绝让其他人吸食电子烟的“二手烟”,从而避免电子烟对公共场所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
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迈出了约束电子烟的重要一步,这是在扫除控烟死角。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尽快出台电子烟的国家标准,从而避免电子烟继续游走在“三不管地带”。这样才能把电子烟可能带来的危害减至最低,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好所有公民的健康权。
而深圳升级“控烟条例”,推出“史上最严控烟令”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很多地方烟草泛滥难以遏制、控烟陷入困境,正在于各地的控烟计划变成了一纸空文,面临难以推行、难以落实的窘境。这就有必要尽快实行国家控烟立法,还有必要将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与控烟计划的推行挂钩,通过科学制订与严格落实控烟计划,保护好民众健康,让全社会迈向“无烟社会”。
原标题:电子烟入“黑名单” 有效扫除控烟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