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于2月19日、20日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该活动系故宫博物院成立94年来首次夜间对公众开放。19日(元宵节当天)活动门票在2月17日下午被快速抢光。据悉,活动门票预约系统开放后预约情况火爆,许多网友在凌晨开始抢票,却发现网站因浏览人数过多而“瘫痪”。
故宫元宵灯会“一票难求”凸显了“夜文化”产业的潜力。城市白领往往白天乃至周末都处于上班加班的快节奏、高压力中,而夜间睡眠时间持续延后,这就造成了下班至睡眠的文化需求真空。不少年轻人要么去酒吧,要么就宅在家里玩游戏或者看短视频,兴趣满足渠道相对单一,急需新的“夜文化”服务供给。
而“夜文化”同样也是国内旅游文化产业的蓝海市场。以故宫为例,故宫虽然常年游客如织,但也存在淡季,夜间开放并辅之以有特色的文创活动,不仅会吸引大量客源,而且激活了人们的“夜文化”消费潜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故宫的文化影响力。
当然,民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故宫,更是各地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夜文化”产业,让大家的夜游文化场所再多一些。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惯例,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都会在固定的日期延长开放时间或在夜晚开放。其实,国内的一些博物馆也开始尝试这一领域,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吉林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都相继推出夜间开放活动。
但相比之下,国内还有足够的旅游和文化场所可以加入进来,从而丰富“夜文化”产业。中国的旅游文化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世界其他国家旅游文化产业的同台竞争。然而,国外包括博物馆在内的人文景点为了吸引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更多游客,通过推迟闭馆时间在内的人性化举措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这是值得我国旅游产业经营者学习的,如俄罗斯大型博物馆愿意为了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访客方便而更改工作时间等。
笔者认为,国内文化旅游产业需要做的就是争取与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点、需求特性同步,迭代升级自身的服务和产品,开发包括“夜文化”在内的新生态,一方面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新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增收、提升行业竞争力。
原标题:故宫元宵灯会一票难求凸显“夜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