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空研报威力不小。继中信证券首次给予中国人保A股“卖出”评级,3月8日早盘前,华泰证券给予中信建投“卖出”评级。
3月8日早盘,中国人保跌停、中信建投跌停,多只人气股跌停。在此前,中国人保收获了7天6板的市场表现,中信建投则出现10天8板的成绩。不会上午很快出现回升,中信建投一度翻红。
“看空”评级如何落在了大热股头上?在此之前,市场上还有多少“看空”?
市场缺乏“看空”研报
综合多份与中国人保相关的研报来看,记者梳理光大证券、平安证券、国信证券等券商研报关注到,多家券商对其仍维持“推荐”评级,或“建议关注”。
将范围扩大,从研报整体情况来看,也较少出现“卖出”评级。
根据wind研报梳理,不完全统计,给出“看空”评级的情况多出现于国内券商看空海外上市企业,外资或合资券商看空A股公司等。
从境内券商看空A股的研报来看,近年情况方面,2019年1月14日,万联证券给予光迅科技“观望”评级。在研报中,万联证券提到,光迅科技实控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在光纤通信领域研发实力强劲,聚集行业先进技术和骨干人才。光迅牵头组建光电子创新中心,承载自主可控战略任务,计划2025年前实现核心光电子芯片和器件领域的自主可控。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3.17亿、3.49亿、6.53亿,对应EPS分别为0.5元、0.55元、1.0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3倍、48倍、26倍;首次给予“观望”评级。
其中提示风险因素包括5G建设不达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光芯片量产进度不达预期。
不过一周之后的1月22日,万联证券再发研报,将光迅科技评级调高为“增持”。
2017年8月,中金给予盐湖股份“回避”评级。分析师提到,因公司综合利用化工项目亏损,维持2017/2018年全年每股盈利预测不变。同时,中金表示,维持回避的评级和人民币8.33元的目标价,较目前股价有25.96%下行空间。
2003年以后受到市场关注较高的“看空”研报还包括:2007年中信证券看空深发展,2014年6月光大证券“看空”伊利。
2007年3月22日,中信证券发布的看空深发展报告,为当年内资券商的首份“卖出”评级的看空研报。而2006年,深发展业绩在2016年报中业绩爆增319%。
对于“看空”理由,分析师杨青丽在报告中表示:“06年深发展净利润已经预增过。实际增长达319%。但增长主要原因却来自于计提准备减少21%!深发展资产质量在上市银行中最差(06年末不良率为7.98%),准备覆盖率又最低(06年末48%)的背景下竟然少提准备,使净利润增长率高达300%多,为中国上市银行06年业绩之奇观!这样明显的不实利润竟然刺激股价疯狂上涨,最后还要分析师不得不再次指出,算是市场的悲哀吧。”
2014年6月,光大证券“看空”伊利。2014年6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在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的符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的82家生产企业名单中,伊利股份(600887.SH)四家工厂落榜。同日,光大证券便发布了一篇针对伊利股份的看空报告。在这两大双重打压之下,伊利股份在当日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大跌近7.75%,市值蒸发近54亿元。
在报告中,提到了看空伊利的三大理由,分别是“低温奶对常温奶的替代性愈发强烈”、“常温酸奶将大幅替代高端常温奶”、“进口液奶将逐步替代国产常温奶成为增量的绝对主力”。
“因为国内的A股市场几乎是没有做空机制,虽然有部分融券卖出,但是融券卖出的占比非常少,所以分析师是极少出具卖出的研报的。”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葛寿净对记者表示。
“看空,对股价还是有影响的,所以之前会存在不推荐,或者干脆不去写它。”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记者表示,此前研报对于部分个股会采取“回避”态度。
同时,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内分析师也需要与上市公司高层维系较好的关系,评级是“卖出”不利于长期关系维护。
缘何“看空”频现
此前罕见的“看空”“观望”为何在近期接连出现,部分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与市场行情有关,同时不乏采取市场化调控手段的可能性。
“年后这一段,A股确实涨幅很高,短时间内,涨得太多了,远超于行业平均。市场估值还是处于底部偏上一点。”某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部分个股存在高估情况。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券商评级”生态正在重塑。
“券商评级,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化调控手段。这次中信首先‘表态’,也是中国一线投行塑造定价权、话语权的好机会。”北京某中型券商投资顾问对记者表示。
对于看空评级对市场的影响,葛寿净认为,市场获利盘对消息面比较敏感,比较脆弱。
而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付立春对表示,评级或对股价和投资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即使有股票高估,卖出这种机制,意义不是非常大,更多投资者是通过股票价格上涨获得利差,一旦给出卖出评级,对于股价会有一些冲击。”付立春表示。
原标题:A股“卖出”研报接连而至,“观望”、“回避”研报你警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