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HK.3333)3月26日公布2018年全年业绩:核心净利润783.2亿,同比大增93.3%,净利润722.1亿,同比大增106.4%。各项核心指标的大幅增长成为了恒大年报的一大亮点,而其在多元化产业上的布局也成为了当天发布会的焦点。
恒大公布了2018年度多项业务数据,其中核心净利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可观的毛利收入和规模的进一步增长。营业收入增长50%至4660亿,2018年业绩显著提升。管理层提出2019年6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同比增长约10%,认为该目标趋于稳健,在其强劲的销售基础上有望完成。管理层提出恒大将进一步注重利润水平而不是单纯的销售额增长,尤其是在土储规模得到控制之后。在2018年末,恒大土储规模大约3亿平方米,货值约3万亿元(按1万元每平方米计算),完全可以支撑2019年的销售。
毛利润维持在35%以上:2018年毛利润36.2%,高于同业的26-35%水平。得益于其成本极低的土地储备(1635元/平方米),占其合约销售均价的不到20%。因此,管理层对其2019年-2021年的毛利润率非常有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超前的土地储备战略、销售管理费用的降低、产品附加值提升以及提前还清永续债,是恒大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恒大销售、管理费用率持续降低,并通过大力打造精品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于2017年提前还清1129亿永续债,则为恒大节省大量利息支出,保证了毛利率及净利率稳步上升。同时,恒大土地储备达3.03亿平方米,平均土储成本为1635元/平方米,为龙头房企最低。“手握庞大低价优质土地,加上战略转型持续深化,未来恒大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在行业分析师看来,恒大地产主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主业实现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恒大在旅游、健康、高科技产业的大手笔布局也进展顺利,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尤为值得关注。恒大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切入点,着力布局高科技领域,在短短半年内构建起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在大部分造车势力量产遥遥无期时,恒大已经宣布首款电动汽车即将在6月投产,未来还将开发并推出涵盖中端、中高端、高端及豪华定位的全系列多品牌产品。去年9月,恒大通过入主广汇集团,拥有了广汇汽车遍布全国的1200多个4S店,为汽车销售铺路;今年1月15日,恒大入主承袭“萨博”基因的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为其新能源汽车蓝图注入了纯正的北欧工业基因;通过入主卡耐公司,恒大获得日本顶尖技术,拥有行业前三的动力电池产能;同时,恒大还入主荷兰e-Traction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已形成产能并在国际广泛应用。
至此,“跨界者”恒大通过垂直整合,拿下了国际顶尖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了系统性竞争优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恒大将迎来下一轮的价值重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车企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均获得认可,估值远高于传统企业。以比亚迪为例,其市值折合人民币为1167.6亿,静态市盈率约为54倍,与之相对应香港上市地产股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0倍。未来随着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逐渐成熟,全产业链战略优势进一步发挥,其估值模式有望向新能源车企靠拢,进一步打开上升空间。
责任编辑:黄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