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受“黑洞版权事件”影响,4月16日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报跌停,截至发稿股价为20.41元,市值再度蒸发15.9亿元,三个交易日内市值累计蒸发约53亿元(视觉中国黑洞是什么意思 视觉中国如何赚钱)。
视觉中国连续跌停
但这样的视觉中国,也曾是券商研报中的“明星公司”。
据Wind资讯统计,近3年以来,对于视觉中国,至少有来自32家券商的分析师或研究员,累计给予130次投资评级,其中22次给出强烈推荐评级,做出投资评级在5次以上的有10家券商。视觉中国从行业发展与自身资质方面,均曾被认为“拿到了一手好牌”。
而版权风波发酵之后,证券行业沉默了,截至记者发稿前,暂未有券商对视觉中国单独做出评级报告。
而在本次事件后,有分析人士指出,当下券商研报确实存在同质化问题,研究模式大多基于相近的假设或前提,而对潜在风险揭示不足,直至“灰犀牛”出现。
1
22次强烈推荐
轩然大波未起之前,视觉中国可以算是一家颇受券商研究员们“偏爱”的公司。
Wind资讯统计,自2016年4月至今,对于视觉中国这家A股上市公司,各家券商累计至少做出130次投资评级。其中,从年份来看,2018年是近三年投资评级的高峰期,次数达89次,占比68.46%。
从具体情况来看,这130次投资评级来源于32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或研究员。
其中,对视觉中国评级次数达5次以上的,有10家券商,分别为新时代证券(13次)、申万宏源证券(12次)、中泰证券(12次)、中信证券(8次)、招商证券(8次)、国信证券(8次)、海通证券(8次)、中信建投证券(7次)、太平洋证券(5次)、兴业证券(5次)。
评级内容方面,视觉中国收到的机构预测类型累计有7种,分别为增持、优大于市、推荐、强烈推荐、买入、谨慎推荐、谨慎买入。而预测类型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买入(59次)、增持(32次)、强烈推荐(22次)。
进一步来看,曾给出或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的,主要来自招商证券和新时代证券两家券商。
根据这两家券商的评级定义,为一家上市公司给出强烈推荐评级,新时代证券需公司股价超越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股票平均回报20%及以上;招商证券则是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2
研报中的“视觉盛宴”
在券商研报的视角来看,无论是行业发展,还是公司自身业务进展上,视觉中国均可谓“拿到了一手好牌”。
“视觉中国质地不错的,但现在盈利模式有风险。不至于成为*ST长生,但连续几个跌停是免不了的。”一位行业研究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在视觉中国与微博达成战略合作之后,新时代证券在2018年12月26日发布的评级报告中表示,持续看好图片主业发展潜力,维持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亿元、5.82亿元和8.36亿元的预测,对应当前市值的2018-2020年PE(市盈率)分别为40倍、28倍、19.5倍。持续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视觉中国新上线字体业务后,“视觉内容与服务业务维持高增长,具备高竞争壁垒”。招商证券在2018年12月14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预测该公司2018/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亿/5.01亿元,分别对应48.0倍/36.9倍市盈率。看好公司长期发展趋势,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2018年视觉中国中报披露之后,不少券商分析师认为,视觉中国“一枝独秀,以内容与效率壁垒构建护城河”,“内容壁垒已建立”,“视觉内容服务护城河深厚”,或是“图片版权龙头地位巩固”。
还有深度解析该公司者。方正证券曾于2018年8月8日发布82页深度报告,从公司概况、图片库行业分析、公司业务、公司财务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分析视觉中国的“全貌”。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版权图片交易平台、行业开拓者和领导者。”方正证券表示,“公司以经营高端图片库、服务行业级客户为主,产品和服务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目前正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下沉,探索针对消费级用户的服务方案。”
国元证券于2018年8月6日发布题为《读图时代来临,视觉盛宴开启》的研报,并表示“视觉内容行业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3
风波后暂无评级
视觉中国版权事件或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版权风波发酵之后,截至记者发稿前,暂未有券商对视觉中国做出新的评级报告。不过,部分券商在行业研报中,对这一事件予以关注。
4月15日,民生证券传媒团队发布题为《图片版权引发关注,看好知识产权板块长期趋势》的研报称,“知识产权受到国家及社会重视,将促进未来整个社会的版权保护环境的提高,推动版权经济迈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