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盘价6.26元,收盘跌幅10.06%,全天成交不足4800万元——截至5月9日收盘,康美药业(600518.SH)牢牢封死跌停,没有打开跌停的迹象(康美药业造假事件始末 康美药业是骗子公司吗)。
自从4月29日披露了2017年年报会计差错之后,康美药业的股价,已经连续五个一字跌停,超过200亿化作乌有,公司300亿巨资失踪的迷雾,也仍然没有消散。
根据康美药业披露,公司2017年财务报表中,年末货币资金多计入299.44亿元,而同期存货、在建工程、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则少计约208亿元,仍有超过91亿元的货币资金不知所终。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上述货币资金缺口,可能隐藏在金额巨大、但此前却未记入的会计科目-其他应收款之中,加上这一金额达92.8亿元的科目后,虽然与“抹掉”货币资金并不完全吻合,但金额数已经大体接近。
根据康美药业披露,2017年期末,该公司少计的其他应收款约为59亿元。加上之后,其2017年末少计的资产,总额也只有265亿元左右,与货币资金仍有34亿元的缺口。而康美药业调减的2017年末总资产、2018年新增的其他应收款,却又与货币资金缺额大体相近。
而新的疑问,也由此产生:突然出现的其他应收款,究竟真实发生于何时?金额不小的资产,为何突然被抹掉?消失的相应货币资金,究竟去哪里了?
还原“消失”的货币资金
近300亿元巨额货币资金突然“消失”之后,康美药业在5月5日晚间,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此前的4月30日,上交所已经向康美药业发出工作函。
在问询函中,上交所共向康美药业提出了12个问题,要求核实并补充披露多计货币资金的存放方式、主要账户、限制性情况、是否违规资金使用及资金主要去向,以及货币资金核算出现重大差错的具体原因、涉及的主要交易事项等,并于5月14日前进行回复。
对比调整后2017年、2018年财报中不同的两份资产负债表数据,让康美药业的重述报表仍疑窦丛生。
根据康美药业4月29日公告,2017年年报的“会计差错”,主要包括存货少计195.46亿元、应收账款、在建工程分别少计6.41亿、6.31亿元,以上合计金额约为208.2亿元。
但少计的项目,与多计的高达299.44亿元货币资金相比,仍然存在至少91亿元以上的巨大差额。大额货币资金究竟流向何处,康美药业却未进行专门说明。
而从调整后的年报数据来看,超过90亿元的资金,并非突然消失,而是隐藏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最近几年来,康美药业其他应收款规模快速攀升。2017年以来的短短两年间,金额便猛增了91亿元以上。
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底,该公司合并其他应收款仅为7825万元、1.4亿元。2017年经调整2017年末及2018年底,则已经增加到58.94亿元、92.8亿元。
根据财报附注,截至2018年期末,康美药业其他应收款中,单项金额重大并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合计88.79亿元,应收对象为普宁康都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普宁康都”)、普宁市康淳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普宁康淳”),应收金额56.29亿元、32.5亿元。
但在2017年年报中,康美药业并未将上述其他应收款对应的资金,计入财报的资产。在2018年年报、差错公告中,康美药业也对此做出专项提示。
据此大致测算,加上其他应收款之后,康美药业因“会计差错”少计的资产科目,合计金额约为299亿元, 与货币资金出现的“窟窿”大致接近。
康美药业在2018年年报中称,普宁康都、普宁康淳均为其关联方。而关联方资金占用专项报告则显示,这两家公司的欠款,为现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占用,与康美药业的关系为其他关联方。
不过,对于此前“隐匿”的其他应收款,康美药业并未披露具体往来方、笔数、金额、时间、涉及事项等信息,其中详情外界仍然无法得知。在5月5日的问询函中,上交所也要求该公司逐步详细披露。
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此前撰文分析称,康美药业存货、应收款、在建工程之外的90余亿元货币资金缺口,可能就包含在上述其他应收款之中,“虽然数字并不完全吻合,但大数已经非常接近。”
股东占款到底发生于何时
鉴于2017年年报中出现的重大“差错”,康美药业的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的真实去向、发生时间、用途的团团迷雾,目前仍然没有揭开。
根据康美药业公告,货币资金多计、其他应收款、存货少计等“会计差错”发生在2017年,并对当年财报涉及的项目进行了调整。然而,该公司突增的其他应收款,并非都发生在2017年,有一部分实际发生在2018年。
调整前的2017年合并财报显示,截至当期期末, 康美药业的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只有约1.8亿元,少记的金额达到57.14亿元,应收对象全部为普宁康都。此次调整计入后,账面余额增加至58.94亿元。
根据前述数据测算,加上同期少计的存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该公司2017年年报少计科目的金额,合计约为265.4亿元,仍与近300亿元的货币资金存在约34亿元的缺口。
项目中剩余的部分,则发生在2018年。根据关联方资金占用专项说明,在上年基础上,康美药业与普宁康都2018年的往来款累计发生2.95亿元,偿还3.8亿元,期末余额56.29亿元;普宁康淳同期累计发生额33亿元,偿还5000万元,期末余额32.5亿元,累计发生额合计增加35.95亿元,余额新增约31.7亿元。
此外, 除了普宁康都等两家公司,2018年,康美药业与其他企业,也发生了约3.9亿元资金往来。计入这部分之后,其2018年其他应收款新增额亦为34亿元左右,与2017年调整后的货币资金缺口大体接近。
不无巧合的是,货币资金差额无法补足的同时,康美药业2017年末的总资产数据,也出现了变化。而调减的金额,亦与货币资金缺口相近。
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期末,康美药业调整前的总资产为548.2亿元、687.2亿元,而调整后分别为532.5亿元、652.9亿元,调减金额分别为16.3亿元、34.3亿元。
而总资产调减对应的具体项目、金额、依据等,康美药业同样未予说明。新的疑问也由此产生:突然出现的其他应收款,究竟真实发生于何时?金额不小的资产,为何突然被抹掉,以及消失的相应货币资金,究竟去哪里了?
而年报数据显示,此次调整前,该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41亿元,调整后约为21.5亿元,多计19.5亿元,此外还少计销售费用近5亿元、财务费用少计2.3亿元,合计金额接近27亿元。但这些差错,是否能与货币资金缺口、总资产变化挂钩,在康美药业详细披露之前,外界无从得知。
在4月30日的工作函中,上交所也要求康美药业,核实、披露上述其他应收款对应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时点、涉及事项、金额、占用期限等情况,以及是否构成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并全面自查以前年度是否存在占用,及偿还情况。
神秘的前五大供应商
不仅是其他应收款,涉及金额更大的存货、在建工程、应收款等“差错”,其真实性同样有待查实。
在5月5日的问询函中,对于货币资金核算出现的重大差错,上交所要求康美药业核实并补充披露:出现重大差错的具体原因、涉及的主要交易事项、交易安排、交易对手方及是否为关联方等具体情况。
然而,恰恰是导致货币资金多记的最大 “差错”存货,康美药业却语焉不详,除了金额之外,发生时间、交易对手方、交易金额、品种等具体信息,均未提及。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017年底,康美药业的存货余额为126亿元、157亿元,同比增加约28亿元、31亿元。计入“差错”的195亿元之后,其2017年底的存货增加额达到226亿元以上。
如果加上已经完成的销售,采购金额将会更大。但从披露数据来看,即便经过调整,康美药业同期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支付的现金,以及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都与当年新增存货均存在巨大差额。
数据显示,此次年报重述之后,2017年该项支出金额变更为170.23亿元,比原披露金额调减近31亿元,即便不计已经转化为收入部分,两者间也存在56亿元以上的差额。而在同期,其预付款也未见明显增长。
与巨额存货相比,康美药业向前五名供应商进行的采购,也显得不成比例,两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
根据披露,2016年,康美药业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15.8亿元, 占全年采购额的 8.92%。而在2017年,这一数据也只有16.3亿元,同比仅增长约5000万元;占比仅为7.47%,同比还下降了1.45个百分点。2018年,其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5.5亿元,还出现了小幅下降。
不仅如此,前五名供应商的具体信息,康美药业也讳莫如深。第一财经查阅2016年至2018年年报发现,除了总金额、比例之外,前五名供应商的名称、每家采购金额、商品等,康美药业均未列示,涉及的交易真实性、对象,外界无从得知。
而最近两年,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也在短期内突然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康美药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分别为8.1亿元、59.2亿元、10.8亿元左右,总额也只有77亿元略多。
而到了2018年底,已经猛增至41.7亿元、89.5亿元、29.9亿元,比2016年底增加约33.6亿元、30.3亿元、19.1亿元,合计增长金额约83亿元,比2016年这三项资产总额还多出6亿元左右。
康美药业在差错更正中称,2017年少记6.31亿元在建工程款,并在当年年报中进行相应调整。但审计机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却表示,康美药业下属子公司部分在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资料不齐全等情况,截至2018年12月31日,通过自查已补计入工程款金额为36.05亿元,但并未说明具体补计时间,以及是否包含了上述差错更正中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