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朱顺文检查自驾车时不慎死于车下后,负责理赔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称“这不属于交强险赔偿的范围”。由于死者朱顺文只购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以下简称交强险),他的儿子朱朝刚一张状纸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索赔11万元保险金。今日下午,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据悉,此案在全国尚属首例。
记者采访中发现,包括大地保险在内的部分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目前对重开车贷险业务持保守态度。沪上一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上下尚没有关于重开车贷险业务的任何计划,相反,更加强调了要缩紧贷款类保证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
从记者掌握的数据看,在汽车销量与保险需求旺盛的上海市场上,车贷险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上海29家财产保险公司中,仅有安邦保险开展了车贷险业务,而车贷险业务在上海市场保证保险业务中所占份额不足5.44%。
让保险公司对重开车贷险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是来自车贷险中潜在的风险。“从以往经验看,旧车贷险存在三大风险,曾经使得一些保险公司难以获利,并主动停办该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如何降低这些风险因素,也是目前保险公司在重开车贷险业务时最为犹豫的地方。”沪上一家财产保险公司人士指出。
该人士指出,经营车贷险业务存在的三大风险包括:首先,由于挪用资金、恶意拖欠等因素导致的拖欠贷款还款问题,使得保险公司的车贷险业务赔付率较高,在某些地区一度出现过赔付率超过100%的情况;其次,由于车贷险业务的特殊性,其主要的销售渠道为银行柜台,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销售车贷险时,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偏高,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曾出现过手续费近50%的情况,而客户提前退保时,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已覆水难收,这将给保险公司带来相当高的手续费损失;第三,在车贷险业务出现违约纠纷情况下,保险公司处理这些案件的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