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车险怎么买?购买车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18-11-25 14:34:44浏览:2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导读:不少车主在为爱车续保时就开始发愁,这么多家保险公司,车险又有十几个险种,买什么险种,以什么价格购买?的确,对于越来

导读:不少车主在为爱车续保时就开始发愁,这么多家保险公司车险又有十几个险种,买什么险种,以什么价格购买?

的确,对于越来越习惯于网上一键搞定的互联网新生代来说,能有车险比价服务那就再好不过了。实际上,今年以来,多个车险比价网站都竞相吸引投资,大打优惠牌,吸引车主,聚拢人气。如主打车险报价的APP“OK车险”在今年年初已获IDG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一方面给不违章的车主送车险抵用券,一方面推出贴条险。另一车险比价平台微信公众号“最惠保”目前也正在与多家投资公司洽谈投资。

特别是今年初,谷歌继在英国推出车险比价服务后,在美国也推出车险比价服务,有多家保险公司与其合作。这一消息似乎让国内车险比价第三方平台看到了希望。

但车险乃至其他险种的比价平台毕竟是新进入这一领域,车主等投保人通过比价平台购买服务时,仍需要注意以下六个风险。

 

平台公正性风险

平台公正性风险

一旦扯上比价的字眼,难免会陷入大打价格战的幻觉中。让人担心保险比价这一新兴的互联网创新之举,又要重走当年银保和车险“赔本赚吆喝”的老路。更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平台打着公正第三方的旗号,实际上背后可能有大的保险公司运作。如此一来,所谓比价就成了互联网外衣下,特定保险公司的代言人。因此,面对各种貌似专业客观的购险建议,消费者还需擦亮双眼。

保险服务专业性风险

不管是车险,还是健康险等险种比价,都要以“懂保险”为核心。以少儿健康险为例,作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至少要比较一下投保年龄段、保险期限、身故保额、保障病种范围、是否返还等方面。比如,消费型和返还型,保障期限1年和保障期限25年的健康类产品,在价格上根本不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保障程度不一样,对应的价格自然不同。

有的保险比价平台对一些没有可比性的保险产品,只列出价格,其他要素都忽略不提,对投保人构成销售误导。有业内人士指出,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以后,购买车险可能要考虑驾驶行为、理赔情况等因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比价能涵盖的。有些车险可能价格类似,但背后提供的服务可能差异很大。

监管风险

目前的车险比价平台刚开始发展,大部分还没有开展车险实际销售,因此在监管上还面临很大的开阔地带。但保险公司与消费者增多之后,平台就得考虑商业化问题,开展保险产品的销售是迟早的事,到时就得考虑资金安全、支付接口等问题。保险监管机构将其纳入监管后,平台将面临阵痛。

支付风险

实际开展销售后,引入第三方支付还是自己建立支付接口是个问题。不管怎样,首先要经过央行批准。根据中国人民银令〔2010〕第2号《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选择何种支付方案,不但关系到车主投保的便利,而且对平台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大量资金沉淀在平台账户里,还得考虑资金安全乃至运营等问题。

个人信息安全风险

目前网络金融的最突出问题是“三无”,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仅作为普通企业要求。而为了确保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现在的车险比价平台需要储存大量的个人信,如姓名、年龄、住址等,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道德风险,车主等投保人的资料存在泄漏的风险。如果平台没有对客户的个人信息做好保密措施,网站的保密技术被破解,将极容易导致泄露。

销售与后期服务脱节风险

保险比价平台面临的另一个潜在风险是,平台只忙着促成交易,达成销售,但对于后期的车险理赔等服务无能为力。而由于初期购买车险时是通过平台完成的,车主与保险公司沟通可能不足,等到理赔时会产生条款理解不一致、信息掌握不对称等问题,这时候车主再与保险公司扯皮麻烦就来了。

 

      》》》专题:买车险哪家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投保家庭财产险:投保时要注意些什么?

上一篇:

“肉身坐佛”疑为中国被盗文物 珍贵文物被盗投保无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