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高,守护生态京西稻40载
本网记者 叶晓宁/文图
地里今年增温慢,如何改善大田生长环境?5月27日,专家李增高老人(左)与高级农艺师刘宇坐在田埂上讨论起来。
5月27日,京西稻传承人、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育种专家李增高(左)与海淀区上庄镇农服中心高级农艺师刘宇在西马坊村京西稻种植基地查看育苗生长情况,并嘱咐村民要规范种植。李增高从事京西稻育种种植研究40年,保护传承京西稻生态种植是他一生的事业追求。
“稻苗根系不够坚挺,这可能与有机肥发酵时间不够有关……”在西马坊村京西稻种植基地,记者见到育种专家李增高,他正高卷裤腿赤脚坐在稻床埂上向刘宇提出插秧后的壮苗方案。其矍铄认真的工作神态,很难让人看出他是80高龄的老者。
据了解,京西稻通过“种子标准化”、“生产资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等手段确保其产品品质独特。2008年上庄镇京西稻正式获批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点示范项目,2015年入选农业部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农村文化遗产实录。
京西稻种植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这样的记录,李增高老人已记录了40年。
李增高告诉记者,京西稻谷的种植需要纯净的水源、特殊的光照和局部的温差,而上庄镇京西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具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于京西稻的种植和管理。一是地理位置独特。生产基地采用翠湖湿地的水进行分渠灌溉,丰沛水源灌溉出的京西稻格外香甜;基地建良种田,年年观察良穗,通过选用优良种子防品种退化。近年来,海淀区农业专家将京西稻科研成果和多年生产实践相结合,制订成文字简明、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43套农业标准对于全程均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京西稻种植都是订单合同。”正在插秧作业的村民吕红军告诉记者,李增高专家来这里指导我们标准化种植京西稻有几十年了,这老头可认真了。粪便肥发酵天数一点儿都不能差。严师出 “高徒”,这么多年,我们村里种京西稻的农户都成“专家”了。
村民运送秧苗
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振东告诉记者,近年来京西稻在传承人李增高专家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下,其品种经过多年提纯复壮,已经达到抗倒伏、抗瘟病和结实率高、垩白率偏低等特点。京西稻生产还巧妙地与旅游、科普、休闲等项目紧密结合,拓宽了京西稻产业链,提升了京西御米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以当地的水稻秸秆、芦苇等原材料,通过草编工艺为高端产品提供环保的外包装,增加了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可年增加经济效益近百万元。
李增高表示,示范区建设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开展京西稻的标准化生产,辐射面积达到2000亩,京西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海淀区农业生产的示范标杆,进一步推动当地优质生态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