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白杨透翅蛾

2018-12-14 10:00:41浏览:63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危害杨树,属蛀干害虫。是我市的主要苗木补充检疫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静海县杨树栽植面积
白杨透翅蛾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危害杨树,属蛀干害虫。是我市的主要苗木补充检疫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静海县杨树栽植面积迅速扩大,白杨透翅蛾的发生日趋严重。白杨透翅蛾危害苗木、幼树后,形成虫瘿,易遭风折造成缺株,严重影响速生杨的生长,造成材质下降。

分布与危害
寄主:白杨、毛白杨、加大拿杨。幼虫蛀食茎干、枝条,形成肿瘤。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21mm,翅展23~39mm。外形似胡蜂。头半球形,头和胸部之间有橙黄色鳞片围绕,头顶有米黄色鳞片。前翅纵狭,有赭色鳞片,中室与后缘略透明。后翅透明,缘毛灰褐色。腹部圆筒形,黑色,有5条橙黄色环带。卵椭圆形,黑色,上有灰白色不规则多角形刻纹。老熟幼虫体长30mm,圆筒形。初龄幼虫淡红色,老熟时黄白色。胸足3对,腹足、臀足退化,仅留趾钩。蛹长12—23mm,纺锤形,褐色。腹部2~7节,背面各有横列倒刺两排,9、10两排具刺1排。腹末具臀棘。

发生规律
在华北地区多为1年1代,少数1年2代。以幼虫在枝干隧道内越冬。翌年4月初取食为害,4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盛期在6月中到7月上旬,10月中旬羽化结束。卵始见于5月中旬,少部分孵化早的幼虫,若环境适合,当年8月中旬还可化蛹,并羽化为成虫,发生第2代。成虫飞翔力强而迅速,夜间静伏。卵多产于叶腋、叶柄、伤口处及有绒毛的幼嫩枝条上。卵细小,不易发现。卵期7~15d。幼虫8龄。初龄幼虫取食韧皮部,4龄以后蛀人木质部为害。幼虫蛀入后,通常不再转移。9月底,幼虫停止取食,以木屑将隧道封闭,吐丝做薄茧越冬。

防治方法
1.选择抗虫树种 如有些杂交杨树对白杨透翅蛾有较强的抗性。

2.加强检疫 在引进或输出苗木时,严格检验,发现虫瘿要剪下烧毁,以杜绝虫源。

3.人工防治 幼虫初蛀入时,发现有蛀屑或小瘤,要及时剪除或削掉,或向虫瘿的排粪处钩、刺杀幼虫。秋后修剪时将虫瘿剪下烧毁。

4.药剂防治 在幼虫侵入枝干后,表面有明显排泄物时,可用50%磷胺乳油加水20~30倍液涂1环状药带,或滴、注蛀孔,药杀幼虫。用三硫化碳棉球塞蛀孔,孔外堵塞黏泥,能杀死潜至隧道深处的幼虫。幼虫初侵入期往受害的干、枝上涂抹溴氰菊酯泥浆(2.5%溴氰菊酯乳油1份,黄黏土5~10份,加适量水合成泥浆)毒杀初孵化的幼虫。抓住初孵幼虫尚未钻入树干的有利时机,在树干枝干上喷洒1:500~1000倍的敌敌畏液,每9天喷1次,毒杀效果良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紫藤蚜

上一篇:

侧柏毒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