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树木的枝干,近年来由于杨树大面积栽植,此病各地时有发生,单一的杨树品种栽植,会给此病大发生创造条件,如不加严格防治与控制,有大发生的可能。此病传染性极强,病害流行,往往造成林木大片死亡,损失很大。那么如何防治杨树烂皮病?
防治措施:
1.地区内林木多品种栽植,如果单一发展杨树品种,不利于病害防治与控制,多栽植混交林(如杨刺混交),不利于病害传播。
2.面积较大的成片杨树林,每隔一定距离(如400米左右)设置刺槐或榆树隔离林带,具有阻碍病菌传播的作用,一旦发生病害可做区域性控制,不至于全部被传染。如果杨树片林较小,也可以在其周围设置隔离林带。
3.栽植林木时应注意适地适树,优选抗病品种,使用经验合格无菌的优良苗木。起苗时减少伤根,运输过程中避免失水、创伤、栽植时注意保护苗木,减少损伤。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如除草、松土、抹芽、及时排灌、禁止放牧、防治病虫害等。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
4.每年春、秋两季,对树木进行树干涂白,防治病菌侵入。白涂剂的配制:生石灰4~5kg,硫磺粉0.5~1kg,食盐1kg,水2kg。
5.及时清除病死枝条和植株,结合修剪去掉其他枯枝或生长衰弱的植株及枝条。春夏季节林木所有者应随时自检自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销毁。这样做到预防为主,可以把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6.多年的老苗圃或蔬菜保护地后改的苗圃,易发生此病害。如发现此病害应换地倒茬,在此地块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品种。如实在无地可倒,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7.对于幼树树干发病,根部没有发现病菌的,可进行平茬处理,并用药剂消毒(如50%的多菌灵)。对成树病患部进行治疗时,先用刀将病斑全部挖掉,露出木质部,用药剂消毒,施用10%的碱水或25倍多菌灵或托布津。
8.病初期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50单位内疗素、843 康复剂或723神农液涂抹病斑,均有较好的效果。涂药前若用小刀将病组织划破或刮除病斑老皮再涂药,可提高防治效果,涂药后5天,再用 50至100倍赤霉素涂于病斑周围,可促进产生愈合组织,防治病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