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巢螟(OrthagaachatinaButler),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苏、湖南等南方各省。普遍为害幼年樟树,幼虫群集于新梢上取食叶芽,以幼虫吐丝缀叶及当年嫩梢成苞在其中为害,被害植株因此枯梢或整株死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香樟樟巢螟的防治方法。
一、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地下土茧虫越冬,来年4月下旬到5月初才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第一代幼虫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8月至9月为害,10~11月下树入土结茧越冬。幼虫有群集性,常吐丝缀叶成巢,在内为害。危害区每株有虫巢有一个至数十个不等。
二、虫体特征:
成虫:体长12mm,翅展25~28mm,全身灰褐色。雄虫前翅暗褐色,后缘中央近一半处混有赤褐色;雌虫前翅基部前缘中央以及亚外缘部混有白色,内横线为深色波纹状,中室内有深色点,外横线呈锯齿状,外侧白色,外缘有深色点刻,缘毛内半部是淡赤褐色和黑褐色交替,外半部灰白色,后翅暗褐色。
幼虫:体长23mm,黄褐色,头和前胸棕黄色,全体背面具五条深褐色纵带,各节上有多个黑点,每点着生刚毛1枚。
蛹:赤褐色,长椭圆形,腹部末端尖狭,具钩状臀刺,中间长而粗的2枚,短而细的4枚。
三、防治方法:
当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晶体敌百虫4000~5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或40%乐果乳剂1:2000倍液喷杀。如幼虫己结成网巢,可人工摘除烧掉。结合冬季垦复消灭越冬虫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