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与危害】杨干透翅蛾 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
【形态特征】杨干透翅蛾 成虫前翅狭长,后翅扇形,均比白杨透翅蛾的宽大;前、后翅均透明,缘毛深褐色。腹部具5条黄褐相间的环带。雌蛾体长25-30mm,翅展45-55mm。触角棍棒状,端都尖而稍弯向后方。腹部肥大,末端尖而向下弯曲,产卵器淡黄,稍伸出。雄蛾体长20-25mm,翅展40—45mm。触角林齿状,较平直。腹部瘦小,末端长有1束密集的褐色毛丛。卵长圆形,褐色,长径1.2—1.4mm,短径0.6-0.8mm。表面光滑,无光泽。幼虫体圆筒形。初孵幼虫头黑色,体灰白色;老熟幼虫头深紫色,体黄白色。体长40一45mm,体表具稀疏黄褐色细毛。趾钩单序二横带式,臀足退化,仅有中列式趾钩,臀板后方具1个深褐色细刺。蛹褐色,纺锤形,长25-35mm,每节后缘有细刺2排,尾部具粗壮的臀刺10根。
【发生规律】在陕西榆林3年发生1代,当年孵化的幼虫蛀入树干后,多潜伏皮下或在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春季4月初活动危害,至10月上旬停止取食,第二次越冬。老龄幼虫越冬后,第三年春季3月下旬再行危害。7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8月中旬成虫出现,8月底至9月初为羽化盛期,9月中旬羽化结束。新一代幼虫8月底孵化蛀人树干危害,9月中旬为孵化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入越冬。幼虫入侵后在树干内经过2个冬季,危害时间长达22个月。成虫羽化多集中于9—10时,占羽化量之46%。羽化时蛹体头部作圆形蠕动,顶破羽化孔外的树皮,借踊体细刺与羽化孔壁相抵缓慢旋出,待蛹体露出约一半时,成虫破壳爬出,蛹壳留在羽化孔上。成虫出壳后即爬向树干阳面,稍停息,排出体内黄色粘液,随之伸展双翅,于爬行中颤动起飞。成虫羽化后多在树冠活动,飞翔力强。成虫交尾多集中千羽化当天8:30-19:用之间。交尾前,雌蛾产卵器伸出体外2-3mm,不停地摇摆,招诱雄蛾。交尾时间长达12小时左右。雌蛾交尾后,于次日中午开始产卵,持续2-3天。卵单粒或成团产于大树基部开裂之树皮深处。产卵量311-791粒,平均509粒。雌由寿命最长6天,最短3.5天,平均4.3天;雄虫寿命最长3.5天,最短2天,平均3.2天。雌、雄性比为1:1.32。 卵期9—17天,平均12.3天。孵化率79.5-100%,平均86.3%。 幼虫孵出后多于卵壳附近爬行,选择适宜场所后,开始蛀食树皮。蛀入孔多位于树皮裂纹的幼嫩组织上。初孵幼虫以当日入侵者较多,部分有爬行至次日方才入侵。入侵率占孵化总数之 23.1%,其余多在第二天死亡。老熟幼虫化蛹前3—4日停食,于虫道顶端下方开凿羽化孔,吐丝粘结木屑,做1个圆筒形蛹室,化蛹其中。蛹期18-25天,平均21.2天,化蛹率84.6%。
【防治方法】
1.检疫如对白杨透翅蛾,对于引进或输出的苗木和技条要严格检疫,把好挖苗、割条、过数和苗木调入后剪条、插条、栽苗等关,及时剪除虫瘦,以防止传播。
2.林业技术防治
(1)强栗园水肥管理,以增强树势;彻底清除栗园内杂树杂草;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尤其是栗疫病;注意保护伤口,使其早日愈合;如对黑赤腰透翅蛾。
(2)选育抗虫品种。例如选育树皮光滑的榆树品种,以防止榆举肢透翅蛾危害;栽植对白杨透翅蛾有抗性的沙兰杨、小叶杨。
(3)合理管理绿篱,避免机械损伤,以减少榆兴透翅蛾危害。
3.人工防治
(1)捕蛾。例如杨干透翅蛾成虫羽化集中,并在树干上静止或爬行,可用人工捕表。
(2)铲除虫疤。早春(3月)结合修剪,铲除虫疤,以冻死或杀死露出幼虫。
(3)刮除虫疤周围的翘皮、老皮加以烧毁,以消灭幼虫(如对板栗兴送翅蛾)。
4.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例如对榆兴透翅蛾在5月下旬天敌羽化期,不要使用农药。
5.化学防治
(1)成虫羽化盛期,全栗园喷洒80%敌敌畏乳油 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5%读氰菊酯4000倍液,以毒杀成虫。
(2)幼虫越冬前及越冬后刚出蛰时用础%敌敌畏煤油的1:柳倍液,或与柴油的1:20倍液涂刷虫斑或全面涂刷树干。
(3)幼虫生活期中发现技干上有新虫粪立即用上述混合药液涂刷;或用50%杀螟松乳油柴油液(1:5)滴虫孔;或用m%杀螟松乳油或50%磷胺乳油20一础倍液于被害处1一2 cm范围内涂刷一环状药带。
(4)幼虫孵化盛期在树干下部每 7天喷洒一次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2-3次,以毒杀榆举肢透翅蛾、榆兴透翅蛾、板栗兴透翅蛾。
(5)应用白杨通翅蛾及杨于透翅蛾性信息素设饵的诱捕器诱捕各该种害虫的成虫,效果甚好,已在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