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玫瑰巾夜蛾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8-12-14 17:24:41浏览:94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玫瑰巾夜蛾别名月季造桥虫、蓖麻褐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国内分布广泛,在山东、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陕
   玫瑰巾夜蛾别名月季造桥虫、蓖麻褐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国内分布广泛,在山东、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陕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均有分布。该虫寄主植物广泛,主要为害月季、玫瑰、蔷藏、石榴、柑桔、马铃薯、蓖麻、十姐妹、大丽花、大叶黄杨等药用植物。玫瑰‘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也为害花蕾及花瓣。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0毫米,翅展43~46毫米。全体暗灰褐色。前翅有1条白色中带,其上布有细褐点,翅外缘灰白色;后翅有1条白色椎形中带,翅外缘中、后部白色,缘毛灰白色。幼虫绿褐色,有赭褐色细点,第一腹节背面有1对黄白色小眼斑,第八腹节背面有1对黑小斑。蛹体长16~19毫米;体宽5.5~6毫米。体型中等,红褐色,体表被白粉;下唇须细长,纺锤形,下颚须不见,下颚末端达前翅末端稍前方,前足转节,腿节不见,触角末端达中足末端的前方。腹部2~8节背面与5~8节腹面满布大小不同的半圆形刻点,腹部末端具不规则网纹,着生红色钩刺4对。
  发生规律 华东地区年生3代,以蛹在土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羽化,多在夜间交配,把卵产在叶背,1叶1粒,一般1株月季有幼虫1条,幼虫期1个月,蛹期10天左右。6月上旬l代成虫羽化,幼虫多在枝条上或叶背面,拟态似小枝。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人工捕捉幼虫,深翻土壤,减少越冬蛹。
  (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常用药剂 敌敌畏、溴氰菊酯、氰戊菊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玫瑰三节叶蜂防治有技巧

上一篇:

玫瑰花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