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
李向军 不信沙地不长绿( 知识分子风采·走进自然)
本报记者 杨 柳
谁都知道,在干旱沙地把树种活不容易。但是李向军(上图,本报记者杨柳摄)硬是掌握了这门技术,实现了干旱沙地在无灌溉条件下也能造林。
记者采访李向军时,他刚风尘仆仆地从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推广造林技术回来,接下来还要去承德等地。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他,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从事生态修复、杨树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已近30年。
即便在无灌溉条件下,造林效果也较为理想
干旱沙地,树苗缺水怎么办?让树苗长出超长根之后,再种到土壤深处去吸收水分,这是李向军和同事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我们用特制的育苗基质,在导苗筒里培育出具有超长垂直根系的深根苗,3个月左右,它的根系长度能达到90厘米以上,造林时直接将苗木根系栽植到水分较多的土壤深层,使苗木根系能很快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李向军说。
为了研究干旱沙地造林的新技术,2011年开始,李向军主持了“沙地节水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引进”项目。
近年来,李向军带领项目组将研究方向放在干旱沙地造林的成本控制、育苗基质、提高成活率等方面,重点破解水资源瓶颈问题。
刚开始的实验并不顺利。第一年,项目组种下的苗木成活率不高。他们把没有成活的苗木从土里刨出来,一项项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育苗基质里黏土、蛭石等的配比都与苗木能否成活有直接关系,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来研究这个配比,而且苗木在栽种时周围的土壤一定要填实,如果留有缝隙,风一吹根就干了。”李向军解释。
以樟子松、白榆、沙棘等为对象,经过近8年的艰辛攻关,李向军带领的项目组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干旱沙地超深栽节水造林技术,为干旱沙地造林绿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填补了我国干旱沙地无灌溉造林技术空白。
如今,李向军和项目组成员在张家口、承德等地栽种的苗木,正在茁壮成长。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实验数据,采用这种技术在沙地造林,即便在无灌溉的条件下,造林效果也较为理想,也能实现干旱沙地一次造林、一次成林的目标。而且这项技术的可操作性强,一年四季除了冬天都能栽种,同时也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劳动成本。”李向军说。
到了林场,像工人一样“上工”,参与到育苗、造林的每一个环节
“春季适合植树造林,由于气候等原因,石家庄是3月中上旬植树,张家口是4月上旬,承德则是5月初。因此,每年3—6月的造林季节,是我们最忙的时候。”50岁的李向军,一年中有100多天都在野外。
到了林场,“早上和工人一起‘上工’,中午和他们一起扒口饭又开始工作”,有时为了避免中午暴晒,李向军和林场工人凌晨4点多就要起床,把育好的苗从山下的基地运到山上,并指导工人把苗种好,每天要在山上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树苗成活率的最大化。”为了这个目标,李向军和同事们参与到育苗、造林的每一个环节,除了现场指导,还定期给林场工人集中讲课、培训。
“在干旱沙地种活一棵树太不容易了,不仅受水资源、气候条件的影响,还面临许多其他因素。”李向军感叹,“有几次,我们花了几天时间种好一片树苗,结果过几天再去一看,都被牲畜给踩踏了,痛心啊。”
如何提升植被恢复成效、拓展生态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看到自己种下的苗木成长为一片片树林,换来一方土地的绿化,这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李向军说。
1990年,李向军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河北省林科院,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1997年,李向军作为主研人员发明的“以枣红蜘蛛为主的枣树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作8年后,他赴日本鸟取大学干旱地研究中心留学,主攻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从事了两年博士后研究,2008年回国工作。回国后,李向军将工作重点放在生态修复尤其是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技术的研究上。
“长期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化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点,也是难点。”李向军说,“环京津地区分布着怀安金沙滩、宣化黄羊滩、阳原开阳滩、怀来甘家滩以及南马场滩等五大沙滩,直接威胁着京津冀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
“经过多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但还有不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水分匮乏的地区需要治理,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提升植被恢复成效、拓展生态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李向军说。
超深栽节水造林技术,为干旱沙地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希望能为京津冀干旱风沙源区生态修复、植被重建和减少京津冀地区风沙危害尽自己的力量。”李向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