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蚕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5~20 mm,翅展40~60 mm,棕黄至暗棕色。头顶白色,触角近丝形(栉齿甚短),翅棕黄色,前翅近顶角外缘呈钩状突起,翅面有3条暗褐色波状横线,外横线且分叉伸向前角,翅中央有1黑色圆点。后翅色稍淡,有2条波状纹与前翅横线连接,雄蛾体略小,褐色,触角双栉齿状。
卵:椭圆形,初为淡黄色,后呈黄褐色。数十粒裸露在叶背排成2~5行的卵块。
幼虫:体长55 mm,赤褐色,腹部前端向头、胸部逐渐细小,全体呈纺锤形,体表密生黄褐色短茸毛。各体节多有3条黄白色细横线,纵横构成许多小方格。各节气门上、下线间有1近圆形黑斑,斑后面接以橘红色斑。
蛹:体长17~22 mm,纺缍形,暗红色,翅芽伸至第4腹节近后缘处。茧长约22 mm,丝质,灰褐色棕黄色,外粘有枯碎片或土粒。
【茶蚕为害特点】:幼虫咬食叶片把茶丛食成光秆,不仅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也影响茶的产量和质量。
【茶蚕生活习性】: 茶蚕发生在福建1年3~4代,一般以蛹在茶丛根际落叶下、杂草间越冬,也有以卵越冬。成虫日间活动,早晚较活跃。趋光性极弱,每雌一般产卵百余粒。幼虫具群集性,1、2龄幼虫常群集于原产卵叶的背面,仅食叶肉。3龄后则群集枝上,挤作一团,并大量蚕食叶片,使茶枝甚至整丛茶树叶片无存。幼虫日夜取食,但以夜间取食最烈,吃光一枝或一丛后,又在夜间转移为害。虫群在枝上常头尾高举呈“Z”字形,受惊则口中吐水并纷纷坠地。幼虫随龄期增长而不断分群,最后一群只有十多头老熟幼虫,爬至茶树根际落叶下或表土中结茧化蛹,蛹茧多集结在一起。
【茶蚕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茶丛根荚内的越冬茧。
(2)人工捕杀。
(3)当孵化率达16%一20%时,可向后推加常年同一时期的I一3龄幼虫历期,即进入防治适期。每667m2 用每g含苏云金杆菌孢子100亿的菌粉0.5kg;对水100kg喷雾,也可用菌粉0.5kg对水500kg喷雾。提倡施用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1000一2000mg,对水50kg喷雾。
(4)在幼虫盛孵期至幼龄幼虫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4000一5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