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昌化山核桃
昌化山核桃又被叫做小核桃,也有人称它为小胡桃,乃浙江省临安市的瑰宝,名冠江南,据悉,在目前世界各国17种山核桃中,我国临安山核桃因其核大、壳薄、质好、香脆可口而著名,该品种在核桃界素有“天下美果”之称,是临安“老三宝”之一,它经加工后可制成椒盐山核桃、奶油山核桃、多味山核桃、山核桃仁、山核桃糖等多种系列产品。
【功效特性】
松脆味甘,香气逼人,营养丰富,极易保存。可作保健用品润肠、滋肾;可作榨油;可作化工、轻工原料;油饼可作饲料和肥普。
【产品历史】
栽培历史已200多年,以"薄壳 果"最佳,壳薄粒大,仁饱满,清脆可口,香酥兼备。重点产区天目山海拔500~800地带,山核桃树多种植于水分条件较好的向阴避风的山凹和山麓。幼苗7年左右开始结果,10年后产量大增,20年后进入盛果期,60年后开始衰老,丰产期为30~40年。
临安昌化种植加工山核桃已有500余年,悠久历史。在全世界17种山核桃中,临安山核桃因其核大、壳薄、质好、香脆可口而著名,有“天下美果”之称,为临安“老三宝”之一。山核桃属胡桃科,亦称小胡桃。落叶乔木。裸芽,雌雄同株。果核卵圆形。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分布于临安的昌化、于潜、淳安的临岐、唐村,安吉的孝丰,桐庐的分水等地,昌化产量居首位。白露后开始采果,经过脱皮、高温脱涩和炒制加工的核仁,为节日消费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明万历《群芳谱》和清康熙《广群芳谱》均有记载:“南方有山核桃,底平如槟榔,皮厚而坚,多肉少禳,其壳甚厚,须椎之方破”。原生的野山核桃历史久远,据专家考证生长条件均与寒武系地层有关。在产地调查:人工栽培约二百多年历史,推广则在近百年内事。据民国31年(1942)《昌化经济调查报告》载:“从前山核桃不为人所注意,民国初年间才开始榨油而向外营业,嗣后被有闲者发觉以之为茶助,于是逐渐推广……成为昌化新兴的财富。”
【名称由来】
山核桃,乃临安市之瑰宝,名冠江南。本省淳安、安吉、桐庐诸县及安徽、湖南、贵州等省虽也有之,然以产量之多,品质之佳当首推临安,可说是鳌头独占。我市山核桃成林面积已达17.1万亩。分布于昌北区的岛石、仁里、新桥、呼日、鱼跳,昌化区的顺溪、洲头、吉口、马哨、湍口、龙岗、石瑞,於潜区的横路等乡镇。太阳、西天目,东天目、杨岭、临目、青云诸乡也有所产,而以昌化、昌北两区最为集中,故称 “昌化山核桃”。[1]
【产品成分】
据科学测定,昌化山核桃含油率达70%,含蛋白质18.3%和多种维生素,碱,碳酸钾含量达60%。,还有多种维生素,在医药上具有润肠滋补抗衰老的功效。其外果皮烧灰后,含碱率达20~30%,其中碳酸钟含量达60%以上,可供在化工、医药、轻工业使用。山核桃木材纹理细腻,但性燥易翘,经处理后也可使用。
【美好传说】
传说一
在昌化民间流传着不少对山核桃的美好传说,如“山核桃与朱元璋”、“山核桃及其传说”、“昌化山核桃”、“大明果的来历”等等(详见“昌化民间故事选编”一书)。?
建国初期,从昌化民间调查得知,唐代有位罗隐大诗人,他经常往返昌化山间,发现野生山核桃可食,便告诉山民说:“高高山上一株木,寒冷不怕风和雪,就怕人家眼不识,不吃果肉要吃核”。罗隐确有其人,而且曾来过昌化。经考证,唐代有“三罗”(罗邺、罗虬、罗隐)均属文学家,亦系浙江人。罗隐(公元833~909年)字昭谏,本名横,浙江新城(今富阳新登)人,因数次考试不中,名落孙山,故改名为“隐”,后结识了吴越国王钱镠,并成为钱王的主要谋士。此前,曾由于政治上不得志,隐居在昌化深山老林,常采药赋诗度日。现在在昌化民间传扬罗隐的故事颇多,如罗隐换骨,罗隐讨茶,罗隐二世的传说等等。
产品除销于江苏、上海,还出口港澳和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说二
据说,在远古的瑶山岩山,(就是现在瑶山乡何家村与琅坑源村相隔的那座山)的山棚上有户人家,夫妻俩有个儿子叫方春,生来心地善良。有一年苞芦(玉米)大丰收,但被山上的猴子糟蹋了,方春的父亲就拿上鸟铳(农家土制的火枪)去打,大猴子都逃走了,惟独有只小猴子昏迷在苞芦地里,方春就把它抱回家去细心看养,日子一久,它与方春形影不离,走到哪跟到哪。后来有一次上山砍柴,小猴子的父母看到了,它们就给方春磕头,为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就从天堂的猴山上带来了种子,说这是个好地方,这一带是三十六道天门坎内,里有狮象把门的富岩,外有五马戏珠的仰韩,真是天下难寻的福地啊!
方春把种子种在后山上,没几年,山上长成了一片大树林,开花结果,方春把它炸成油炒菜又香又好吃,把它煮熟晒干了,味道又脆又香,方春就把它取名为“山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