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太仓牌肉松
太仓肉松,是江苏省太仓市的传统美食,也是当地特产之一。太仓肉松纤维细长,品质柔软,味道鲜美,入口即化,被誉为“中国食品一绝”。
【太仓肉松的历史】
太仓肉松已有一百多年的制作历史。据《太仓州志》载:“肉松制法创于倪德,以猪、鸡、鱼、虾肉为之。德死,其妻继之,味绝佳,可久贮,远近争购,他人效之弗及也”。
倪德,字鸿顺,原籍常熟支塘,精于菜肴烹制,清光绪十年(1884年)移居太仓。因其烹饪技术一流,常被太仓大户人家请去掌勺。其拿手绝活一是烧五香焖肉,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故大受食客青睐。
相传,有次太仓状元陆增样家宴请宾客,请倪德去主勺。倪一时分心,竟把五香焖肉烧过了头。倪德见汤汁烧干,肥瘦分离,不成块状。因宴席急等上菜,倪德灵机一动,索性将锅中之肉剔骨去皮,再反复揉炒,这将错就错的一试,竟创制出了一种黄灿灿、毛茸茸、蓬松的全新食品。宾客因此菜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且风味独特,皆追问菜名,倪德急中生智,脱口道:“此乃肉松”。
肉松自创制后,深受欢迎,食客不绝,倪德遂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太仓昭忠祠旁开设了倪鸿顺肉松店。后因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对肉松称赞有加,太仓肉松成了官礼物品,驰誉四方。此后,太仓肉松在国内获各种金奖、金杯数十项,成为太仓著名土特产。
【太仓肉松的营养价值】
太仓肉松因其易消化,含胆固醇低,且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吃口酥松柔软,绵而不腻,余香悠长,故老少皆宜。不但成为酒宴上常规冷菜之一,还成了旅游、休闲之佳品。又因开发出了鱼松、鸡松、虾松等多种品种。且既有软包装,又有盒装、罐装,以及高档礼品装,因此太仓肉松已成为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太仓肉松事件】
2003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报道:《病死母猪肉做成“鲜”肉松》,披露太仓个别肉松生产企业从外省市购进质量难以保证的半成品生产成品肉松等问题,众多媒体纷纷转载。在此次报道中,太仓的“统一”肉松厂和“顶峰”肉松厂被曝光所使用的原材料来源是病死猪肉。事情曝光后,不管什么品牌,所有的肉松纷纷从商场撤下,“太仓牌”肉松是目前太仓肉松中最具影响力的“形象代言人”,在这次事件也躺枪。“10·26”,成了太仓肉松的“黑色星期天”。
“10·26”的2003年11月20日,太仓市肉松及食品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了1号文件,印发了《太仓市肉松生产行业规范化管理意见》。在“原辅材料”方面,强调“应使用鲜猪肉为原料”。另一个硬措施是:采用外地半成品肉松为原料的企业,应在该地建立由肉松生产企业控股(股份51%以上),并派员管理的从生猪宰杀到半成品加工的生产基地,接受当地卫生、质监、农林等部门严格监管。
198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太仓肉松有了第一只商标“太仓牌”,并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尽管太仓肉松的厂家很多,但是只有太仓牌的太仓肉松才是正宗的,消费者购买请认准品牌,不要被包装上的太仓肉松四个字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