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窝头
山西小窝头是山西太原的特产。窝窝头从16世纪的明代中国开始种植玉米时就有了,窝头实在算不上现代美食中的极品,但绝对是现代健康饮食中的精品,而窝窝头中最著名的非“山西小窝头”莫属!
一、窝窝头的传说
玉米面中加入黄豆面等形成杂合面,其蒸制品,在明清时叫窝窝,清末民初才开始叫窝窝头。
相传1900年慈禧逃往西安,刚入境山西,就饥肠辘辘。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见有个叫贯世里的逃难者正在啃窝窝,慈禧就拿了吃起来,倍觉香甜。问何物,答:“玉茭子面做的窝窝”。慈禧说,此是进山西吃的第一口,就叫窝窝头吧,意思是个领头的食品(张寿臣《窝头论》)。慈禧到乔家大院时,乔致庸以八碗八碟接驾,最后一道主食,为其上了穷苦百姓吃的菜窝窝。
《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慈禧回京后要吃窝头,御厨做了一个,老佛爷食不下咽,怒杀厨子。后来老厨师在玉米面里加入糖和栗粉,做成小窝头,慈禧吃得上口,说:“总算吃到当时的窝头了。”于是小窝头便成了皇宫御点、晋馆名品,北京仿膳饭庄、太原全晋会馆有传承此技。
二、山西小窝头的发展
旧社会,穷苦百姓能吃上一顿窝头也属不易,有这么一幅对联 “别家过年二上八下,我家贺岁九外一中”(《清末民国讽喻联集》),其中的二上八下,指包饺子,九外一中则是捏窝头的动作,是说过年人家吃饺子、自己吃窝头。
文革期间,周恩来三次访问大寨,和社员一起吃的就是玉米面窝头。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容易吃伤胃口。老百姓想办法变换花样,晋南就有了柿子窝头,从南到北也有了枣窝窝、菜窝窝。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发展,窝头在一日三餐中一度消失。
进入新世纪,山西小窝头这一名点在酒店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太原全晋会馆推出的名菜“鹅肝牛肉小窝头”最具代表,据说该店32个月内售出近58万只小窝头,被称为“黄金小窝头”。黄金小窝头好吃,究其因有四美,一是原料要鲜,选用水磨细粉,营养充足,口感细腻;二是品相要美,上尖而下圆,外实而中空,形似将军之帽,色似帝王之袍;三是佐味要好,鹅肝入味,牛肉剁粒,吃之筋道,闻之鲜香;四是趁热取食,借西餐烹技,铁板为器烧鹅肝牛肉,再置新出笼的窝头,趁热端给顾客,即食足美矣。
三、山西小窝头的营养价值
现在山西小窝头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仅仅是忆苦思甜,更在其营养价值。
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当点心食用,有助于肠胃蠕动,益于健康。它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镁均有防癌抗癌作用,谷氨酸还有一定健脑功能。
四、玉米窝窝头的做法
食材明细:玉米面200克黄豆面50克牛奶 适量白糖 20克
制作步骤
1、准备玉米面和黄豆面。
2、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喜欢很甜的多的点。
3、然后加入温牛奶,边加边用筷子搅拌。
4、揉成面团,盖起静置10分钟。
5、把面团揉成长条。
6、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剂子。
7、依次团成丸子。
8、取一个,用食指从中间戳个洞。
9、把它套在食指上,用另外一个手辅助整形成窝窝头的样子。
10、依次做好。
11、蒸锅加冷水,下入窝窝头,蒸至水开后再蒸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