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蜡石
黄腊石是海南五指山的特产。黄腊石以黄色为多见,其中以纯净的明黄为贵,另有蜡黄、土黄、鸡油黄、蛋黄、象牙黄、橘黄等色,石色纯正。黄腊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又叫“蜡石”。
一、黄腊石的种类
黄腊石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7。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有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品种。又由于其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情况不同,等而下之可分为冻蜡、晶蜡、油蜡、胶蜡、细蜡、粗蜡等,冻蜡可透光至石心。
二、黄腊石的渊源
清代谢堃所著《金玉琐碎》中就有赏玩黄腊石的记载:“蜡石者,真腊 国所出之石也。石坚似玉,非砂石能磨与琢也。昔之人日石武石夫乱玉,石武石夫即腊石也。系在广东见蜡石价与玉等。及居鲁,鲁人不识腊石乃贱售焉。”
真腊国是唐代的称谓。到了明代,其国自称甘孛智,在万历年间又改称 柬埔寨。可见,黄腊石最初受到赏识,很可能是在其产地之一的柬埔寨。唐代的国际交往十分频繁,柬埔寨的黄腊石已经流入了中国。饶有兴味的是,当时人们把黄腊石称为“石武石夫”,即一种像玉的石,足以说明对其质地和光泽有着颇高的评价。
三、黄腊石的鉴定
黄蜡石的色彩、质地和硬度特征与天然翡翠中的黄色翡翠(黄翡)有着惊人的相似,关于二者的无损鉴别方法,主要可以根据它们在矿物颗粒度、密度、折光率、抛光面纹理和高倍放大镜下褐铁矿分布特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来区分。
1、眼看颗粒度和抛光面纹理
优质黄蜡石的成分为蛋白石或者玉髓,矿物颗粒度一般小于0.01毫米,肉眼一般看不到颗粒;而黄翡的成分为钠铝辉石,矿物颗粒度一般大于0.01毫米,肉眼一般可以看到结晶颗粒以及颗粒解理面所显示的光性(翠性,或称翡性)。就是说,高品质的黄龙玉因为颗粒非常细,肉眼看不见组成颗粒,所以抛光面上的光性特征没有翠性(或称翡性),没有微波纹,而黄翡则有翠性(或称翡性),有微波纹;
2、手掂重量
黄蜡石和黄翡的密度有差异,前者的密度为2.60,后者的密度则为3.33,这就导致手掂同样大小的物件,黄蜡石明显轻于黄翡;
3、测折光率
黄蜡石的折光率为1.54,而黄翡的折光率为1.66。这点差异让黄蜡石的折光率、光泽等光性特征明显弱于黄翡;
4、高倍放大镜下观察褐铁矿分布特征
黄蜡石的黄褐色胶体状褐铁矿均匀分散在非晶质的蛋白石或者隐晶质的玉髓内,不显示网状分布的特点;黄翡的黄褐色胶体状褐铁矿充填在细粒的钠铝辉石的晶体间隙内,显示网状分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