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米馃
黄元米馃是江西赣州的著名特产美食,又名“黄糍”,其是赣南客家人的独特点心之一。黄元米馃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主要原料,是赣南客家人十分喜爱的食品和送礼待客的上等佳品。黄元米果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2012年黄元米馃被成功列入第三批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黄元米馃的特色
黄元米馃,柔软细嫩、熏香味鲜、爽口久藏。做好的黄元米果色黄味鲜,通常用灰水浸没,藏于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天。将它切成片片,可炒可煮可蒸,甜咸皆宜,入口滑溜溜、香喷喷的,增人食欲。
黄元米果和北方的年糕有点类似,但外观色泽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泽金黄,后者白色;在味道上,前者味道浓郁,后者清淡;在制作工艺上,黄元米果相比年糕也要复杂的多。
二、黄元米馃的制作
黄元米馃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原料,现多用软性杂交米。用一种赣南山区生长的名叫“黄元柴”的小灌木烧灰淋水浸泡拌料,春节前一两个月,上山砍来一种叫板杈的常绿灌木,挖一个土坑,将其堆放于上,燃成柴灰,便成了制作黄元米馃的灰碱。板杈成灰后,装进木桶,倒入几大锅热水,过滤出浓黄色的碱水,将大禾米浸染成金黄色倒入木甑蒸熟,倾入石臼,四五个壮劳力手握木梓树制成的丁字形木槌,打铁似地轮番猛砸、猛捣,米渐被打烂,形成团状,置于案板。最后,由师傅将捣烂的黄元米馃揉成圆柱体,用一根细线分出一个个厚约五六厘米的黄元米馃,用手整理成型,一个个圆型或椭圆型的黄橙橙、金灿灿的黄元米馃就制成了。风干后的黄元米馃,盛装在大缸里,用碱性灰水浸泡,一般能保存三四个月不变质,随时可取出食用,十分方便。
三、黄元米馃的小贴士
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十分喜爱的食品和送礼待客的上等佳品。年前年后,走亲访友,赠送几块色泽金黄的黄元米馃为礼,意寓吉祥富贵。家中来了客人,从贮存缸中取出黄元米馃,切成条块,炸炒蒸煮皆宜,或用腊肉、冬笋、香菇、白菜条为佐料,润滑爽口,独具风味,食之回味无穷。而刚打出的黄元米馃,用手抓成团蘸点酱油或白糖,即可趁热而吃。
打黄元米馃,一般在每年腊月农闲时进行,其打制过程还体现出客家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为打黄元米馃,单家独户不行,一般都要几家人合伙。打黄元米馃的地方,往往也是小孩们喜欢聚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