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是洋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是国内检疫对象。症状:种萌发出土前,胚轴可受害腐烂。麻苗出土后,幼茎病斑呈淡褐色,组织溢缩,折倒,干枯而死。子叶感病,产生不规则形边缘呈紫洋色的水渍状病斑,湿 度大时变褐腐烂。嫩叶感病,开始出现水渍状小斑点,以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紫洋色,病叶绉缩畸形。茎上病斑大都发行在顶芽或侧芽上,病斑梭形,中央稍凹陷,边缘紫洋色,中间黄褐色,进 一步扩展能造成茎折或烂头;花蕾被害后腐烂,不能开花结实。蒴果受害,初呈圆形或椭圆形暗洋色斑点,中央呈浅洋色。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播前进行种子处理,用0.25%拌种灵、0.8%炭疽福美、0.5%退菌特浸种,每100 kg药剂浸17.5 kg种子,水温保持在20℃左右,每隔3—4 小时搅拌一次,浸泡20—24小时后捞出晾干后再播种。③轮作。有病麻地与其它作物轮作一年,能消灭土壤中的炭疽病菌,大大减轻苗期病害的发生。④建立无病留种田。用无病的种子种在无病土中,并 用其它作物与有病麻地隔开,可避免该病的发行,所获种子同样无病。⑤加强田间管理。以磷、钾肥为主作基肥,可增加洋麻抗病能力。开沟排水,降低麻田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做到雨停地干,造 成不利于病害流行的低湿条件。及时间苗,减少相互接触传病的机会,并促进麻苗老壮、提高抗病力。⑥田间喷药保护。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 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