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桑园里面种植竹荪技术要点

2018-12-19 10:20:53浏览:88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1.桑枝与蚕沙制作的竹荪培养料配方  桑枝80%、谷壳10%、蚕沙9%、尿素0.4%、碳酸钙0.6%。  利用ZS420型植物料铡切粉碎机

  1.桑枝与蚕沙制作的竹荪培养料配方

  桑枝80%、谷壳10%、蚕沙9%、尿素0.4%、碳酸钙0.6%。

  利用ZS420型植物料铡切粉碎机将培养料铡切粉碎。

  2.培养料腐熟方法

  采用自然腐熟法,将桑枝、蚕沙、谷壳、尿素、碳酸钙按比例配好,翻拌均匀并浇透水,堆成高1.2米、宽2米的发酵堆,堆上覆盖薄膜,发酵过程中翻2次堆,发酵时间40天左右。

  3.采集菌种

  收集野生竹荪作为母种,通过组织分离繁殖出大量的栽培种。组织分离方法:将蛋形的竹荪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剥离成两半后,从中间挑取组织块接种即可。

  4.培养的栽培种规格

  14厘米×28厘米的塑料袋菌种,667平方米用种350~400袋。把栽培种一分为四,清明节前后开始种植竹荪栽培种。

  第一步:铺培养料,先在桑园垄间的空地上铺上腐熟好的培养料,一般每平方米铺料15~20公斤。

  第二步:将栽培种放置在培养料上,把菌种一分为四,掰成条状,一个挨一个地码在上面。

  第三步:用培养料覆盖栽培种,再在上面薄薄地覆上一层土,因为这时桑叶还没长起来,还起不到遮阴的作用,所以覆土后还要在上面覆盖一层稻草,既可避免阳光直射,又能起到保湿的作用。套种竹荪时不要在所有的垄沟里全都种上竹荪,要隔一行套种一行,以利于桑叶收获。

  5.种植后的湿度管理

  对竹荪栽培而言,湿度管理包括培养料、覆盖土的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3个方面。在发菌阶段,要控制好培养料的湿度,一般用手使劲捏培养料无水挤出即可。在菌丝未布满培养料前不要久淋雨水,畦沟内不宜长期浸水。在发菌后期和出荪阶段,要注意覆土的湿度,以便菌丝进入土壤。土地湿度一般控制在手捏土粒能扁而不粘为度。出菇阶段则应侧重畦面空气相对湿度的控制,一般雨天不淋水,连续天晴时要早、晚在畦面淋水。60天后形成菌球,检查出发霉发烂的菌球,要及时清理,把健康的菌球盖好。

  6.采收

  手指顶住竹荪根部采下,再摘掉菌帽,如果出菇量太大,采收不过来,则可以提前采收,在菌裙还没有长出来时就可以采收。竹荪的采收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从每年的5月末一直可以采到10月末,每天采收后马上烘干,然后捆扎好即可。

  7.烘干方法

  采用二次烘烤法烘干。

  排湿定型期:将采好的竹荪放进烤房,打开排湿窗,烧火烘烤,一般晴天采收的竹荪,烤房起始湿度可以高些,雨天采收的,烤房湿度应适当低些,温度要求在60~65℃之间,以迅速排除蒸发出来的水汽,使其排湿定型,如果排气不良,竹荪则易变黑缩管。

  烘干定色期:竹荪脱水至八成干时,取出烤筛,将竹荪整齐捆扎,然后回炉竖放再烘干定色,关排湿窗,使烘房内热风循环,此时,烤房保持50~55℃,约半小时,不定期用手摸竹荪头管干湿度,若已烘干,即可取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防止回潮变色,放入阴凉干燥房间保存待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花生产误区及增产途径

上一篇:

黄红麻苗期管理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