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用种子繁殖。多在8月下旬~9月初播种。播前深耕土壤,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5000千克,翻后耙细整平,作宽1~2米的高畦或平畦,畦面平整。穴播,按行株距35厘米×15~20厘米开穴,深 5~10厘米;条播,按行距35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下,后盖薄层细土,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翌年早春返青后间,苗、定苗,每隔12~15厘米留1株或每穴留1~3株。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追 肥一般3~4次,常在间苗、定苗后和封垄前进行,可用人粪尿、腐熟饼肥或尿素等。第一次施肥,肥料宜薄宜少,以后可逐次加浓加多。封垄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钾肥,施后随即培土,可防止倒伏。播后要经常保持畦湿润,天 气干旱和施肥后,也应及时浇水。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白芷的病害有叶斑病,发病初期可摘除病叶,喷1:1:100的波尔多液;虫害有凤蝶幼虫,用90%敌百1500倍液喷洒。
(一)繁殖用种子繁殖。培育良种,在7月收获白芷时,选主根如拇指粗、生长健壮、不分叉的根条作种根,单独另行培育。选肥沃的地块作留种园,施足基肥,整细耙平作高畦栽种。按行距70厘米、株 距50厘米挖穴,每穴栽入1株,根稍斜栽,栽后覆盖细肥土,厚3厘米左右,再盖土与畦面齐平。当年9月出苗,于11月中旬中耕除草1次,并于株旁开沟施入腐熟厩肥,施后覆土盖肥壅培于株旁,以利安全越冬。翌 春2月再行中耕除草,并追施稀薄人畜粪水,以促幼苗生长;5月抽薹前增施1次磷钾肥,促进籽粒发育饱满。6~7月种子陆续成熟,当果实变为黄绿色时,连果序剪下,随熟随采。采后扎成小束,挂于通风、阴凉、干 燥处晾干,10~15天后筛选出种子,除去杂质,用麻袋装好置干燥通风处贮藏备用。白芷种子寿命约1年。
(二)整地播种种白芷宜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让其暴晒数日后,再耕翻1次。结合整地,每 公顷施入堆肥375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成宽1.3米的高畦,四周开好较深的水沟,将畦面楼成龟背形,表土层要求疏松细碎。
(三)播种白芷对播期要求较严,通常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播种,但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可延至霜降之前播完;气候较凉的地区,宜于处暑以后白露之前播种。过早播种,白芷当年生长过旺,第 2年多数植株抽薹开花,使根部空心腐烂不能药用,过迟,幼苗出土,易遭冻害。因此,适时播种是白芷高产的关键。
白芷宜采用直播,若育苗移栽,则主根多分叉,且生长不良。直播宜采用穴播,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3~27厘米挖穴,穴深8~10厘米,穴底挖松铲平,再施入适量磷、钾 肥与人粪尿拌和均匀作基肥,每公顷3750~4500千克。穴播,每公顷用种量11250克左右。亦可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沟宽10厘米,深7~9厘米,将种子拌草木灰均匀地播入沟内。条 播每公顷需用种15千克左右。穴播或条播后,随即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覆盖火土灰,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畦面盖草保湿,15~20天即可发芽出苗。据山西药培场试验,播前种子喷洒2%磷酸二氢钾溶液,拌 匀闷润8小时,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可达85.9%。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间苗出苗当年苗高5厘米左右开始第一次间苗,穴播的每穴留小苗5~7株;条播的每隔3~5厘米留小苗1株。苗高10厘米左右时第二次间苗,穴播的每穴留小苗3~5株;条 播的每隔7~9厘米选留小苗1株。间苗时选留叶柄呈青紫色的小苗。凡幼苗叶柄为青白或黄绿色、叶片集中在上部生长过旺的幼苗,将来常会提前开花,造成根部空心,应一律拔除。翌 年早春2月下旬进行最后1次间苗即定苗,穴播的每穴定苗3株;条播的每隔10~15厘米(即株距)定苗1株。按“拔大留小”的原则定苗,避免白芷生长过旺抽薹开花。但在年内出苗后不追肥,生长弱小的幼苗,应掌握“ 拔小留大”的原则,每次间苗后,结合中耕除草1次。
2.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白芷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施肥过多,生长过旺,易造成抽薹开花,降低产量;施肥不足,生长不良,产量亦低。一般追肥4次,第一、二次结合间苗进行,每 次每公顷施入稀薄人畜粪水22500千克;第三次于定苗后,每公顷施入人畜粪水37500千克左右,加过磷酸钙450千克;第四次于清明后,每公顷施入人畜粪45000千克,再加硫酸钾225~300千克,撒 施于畦面,施后盖土。
3.排灌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土壤过于干燥,对主根生长不利,支根增多,影响白芷产量和质量。因此,通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但雨水过多,排水不畅,田间湿度过大,会 引起烂根等病害,要及时排涝。
4.除抽薹苗白芷播后翌年5~6月,有少数植株生长过旺,要抽薹开花,应及时拔除。因白芷一经开花就要空心或烂根,不能供药用;所结的种子,多不发芽,亦不能作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