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是一种宜于灌溉的牧草。喜水但忌积水,积水会导致烂根,造成植株大批死亡。因此,灌溉调控技巧尤为重要。
一、懂得需水量
1。苜蓿生长需要耗费大批的水分,每生产1000克干苜蓿需水800克,其生长需要泥土含水量为60%—90%。
2。各生育期需水量分别为:子叶出土至茎秆形成期,田间持水量维持80%为宜(偏湿);茎秆形成至初花期为70%—80%(偏湿);开花至种子成熟期为50%左右(半干);越冬期为40%。
二、节制灌溉量
紫花苜蓿茎叶茂盛,蒸腾面积大,需水量多于通常作物。通常667平方米年灌溉量约为250立方米,一次80立方米左右,当苜蓿灌水量为泥土持水量的50%—60%时,生长最为适宜。
三、适期灌溉
察看苜蓿叶色变革,判别水分余缺。叶色浮现淡绿色,说明水分供给适量;叶色变深,说明涌现缺水景象。
1。第一年,播后当天立刻灌水,3片真叶、5厘米株高时,进行保苗浇水,每隔三四天灌一水,延续3—4次,往后15—20天灌水一次。
2。第二年,有条件能够每月灌溉一水。刈割前15天不宜灌水,刈割后,7—10天内必须灌溉一水;保护性播种地,保护作物收割后立刻灌水。
3。每年立冬前和返青后,分别浇灌越冬水和返青水,苗期避免洪水灌溉;生长期内不宜勤灌,避免烂根,雨季低洼处留意防涝、排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