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配合饲料中大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给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使该料营养价值的充分发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钝化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一、大豆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
1.大豆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大豆粕粗蛋白含量为35%-42%。大豆粕以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比较平衡而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2000年我国饲料工业的豆粕消费量达到1300万吨。大豆饼/粕蛋白质品质好,赖氨酸含量高,但大豆饼/粕中含有某些生长抑制因子和抗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剂、血凝集素、皂苷、植酸、雌激素、胃胀气因子、抗维生素因子、致甲状腺肿因子和脲酶等抗营养因子。
2.危害:(1)蛋白酶抑制剂对动物的危害主要是抑制动物的生长和引起胰腺肥大。一般认为其原因是肠道中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受到抑制,从而阻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2)大豆凝集素在动物肠道中不易被酶水解,却容易和小肠壁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细胞外被多糖)结合,从而损坏小肠壁刷状线粘膜结构,干扰消化酶的分泌,抑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动物生长受阻甚至停滞。(3)皂苷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和胆碱脂酶活性并有溶血作用。
二、处理方法
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加酶法和热处理方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
l.物理方法:包括机械脱壳、膨化、加热、水浸泡等。大豆中的部分抗营养因于对热不稳定,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血凝集素、尿酶、致甲状腺肿因子和抗维生素因子通过充分加热即可使之变性失活。Cupta(1987)证实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与加热时间成负相关。席鹏彬等(2000)实验指出通过湿法挤压加工(125-140℃)可显著降低生大豆的脲酶活性和抗胰蛋白酶活性,同时适度的加热也可使蛋白质展开氨基酸残基,残基暴露则使之易于被动物体内的蛋白酶水解吸收。李素芬(2001)实验对全脂大豆抗脱壳去表皮,以减少抗营养因子作用。熊易强( 1998)报告去皮豆粕营养价值明显提高。水浸泡法则是利用某些抗营养因子溶于水的特性将其除去,如大豆籽实经浸泡萌发24h可使水苏糖和棉籽糖含量减少一半。
2.化学方法:如用乙醇处理,使大豆蛋白的结构改变,以降低大豆蛋白中抗营养口子的活性。Sissons(1989)用65%-70%的乙醇在70℃-80T下处理大豆后,大豆的抗原性明显降低。Coon等(1990)报道采用乙醇作溶剂进行车取的物理一化学加工工艺来消除豆粕中的寡聚糖,结果发现经乙醇萃取后豆粕的代谢能提高了20%,N的消化率提高了5%-50%。侯水生等(1996)用Na。SZO。处理生大豆粕可使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下降45%。
3.加酶法:此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在大豆中添加酶制剂对营养物质的影响较小。研究发现,添加特异性酶来灭活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有一定的效果。Ba。elona Autonoma大学用肉仔鸡进行试验在玉米一豆粕型口粮中添加酶制剂使口粮的代谢能提高了5%,氮存留率提高了10%以上。
4. 热处理方法:人们对大豆营养因子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糜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脲酶、致甲状腺肿因子及抗维生素因子具有对热敏感的特性,而皂甙、单宁、异黄酮、寡糖、致过敏反应蛋白及植酸等对热较稳定。所以热处理技术对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脲酶等热敏性抗营养因子有很好的钝化效果,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钝化技术。
进行热处理时,必须保证热处理的强度适宜。加热不足则抗营养因子破坏不够;加热过度则氨基酸利用率下降,会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学效率。实际生产中多以测定脲酶活性判断胰蛋白因子的钝化程度,反应加热不足;采用蛋白溶解度作为判断大豆或豆粕加热过度的指标。
为了尽可能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饲料原料,促进饲料工业的稳步快速发展,进而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努力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问题,努力解决目前有限饲料资源特别是有限的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提高利用率,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危害,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