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方牧区安宁(最美农技员)
——记青海省玉树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阿保地
本报记者 郁静娴
选择了畜牧业一线,就等于选择了要和许多未知复杂的动物疫病打交道。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农畜产品检测……从事兽医工作30余年,阿保地忙碌的身影总是活跃在牧区群众当中,致力于当地动物源性产品安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
防治动物疫病
玉树是牲畜包虫病的重点防治区,不管是人也好,牲畜也好,感染率都较高。为了让牧民群众了解包虫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强化疫病防范意识,阿保地常常借助防疫接种下乡、乡镇寺院法会、专题宣传日等活动和节假日,印发藏汉文字版宣传手册。他还自任主讲,每年对乡镇兽医和村级防疫员开展集中培训。兽医站合力制作的康巴语宣传片《羊羔花开》在玉树电视台多次播放,使得牧区牲畜包虫病防治知晓率达到70%以上,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后,阿保地把全部身心都投入震后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玉树是全国优良的藏犬产地之一,全市养殖量约有10万只,一旦人畜共患病,对于灾区无疑是雪上加霜。阿保地带领十几位职工挨家挨户收集死亡动物,忍受着动物尸体的恶臭,及时对4万多只藏獒、牛、羊等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出现。
有一段时间,玉树市部分村社群众反映,当地牦牛流产现象严重。为此,阿保地几度深入村社,采集血清样本送检,经省疫控中心检测为牦牛衣原体病感染。他调来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等三家单位研制出的牦牛衣原体疫苗,在牦牛流产区推广灭活疫苗,有效降低了牦牛空怀率和流产率,提高了仔畜成活率,为全州牦牛衣原体病灭活疫苗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注基层防疫员
防疫员是动物防疫最基层的力量,也是将动物疫病遏制在摇篮里的关键一环。为了便于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激发民间防疫员的工作动力,阿保地在担任市政协委员期间,积极为玉树畜牧业发展建言献策。
提高村级防疫员(民间兽医)报酬的提案就是阿保地提交的。通过多方努力,村级防疫员每人每年的工资报酬从原先的2100元增加至3300元,其中省上补助每人每年2500元,地方财政补助每人每年800元。
为了编织更有序紧密的防疫网,阿保地聘请网络专家,建起了村级防疫员动物免疫接种互助微信群,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免疫时间,按畜群组统一集中牲畜,开展免疫接种。通过这种方式,牲畜免疫的密度、进度和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阿保地的积极协调下,兽医卫生津贴首次被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把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关
在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各类化学药剂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也给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了隐患。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完整的设备、人员、经费和场所,玉树市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十分薄弱,加上生产者、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畜产品污染时有发生。
动物源性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阿保地始终挂心。为了尽快恢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阿保地不断奔走,多方协调沟通,使玉树市公益性农畜产品质量检测获得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设备,形成了适应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也获得了立项批复。
在阿保地的带领下,工作站每年将9种动物疫病纳入计划免疫并常年实施免疫接种,年均累计完成免疫接种牲畜达500万余头/只。近年来,全市牲畜因病死亡减少1.54万头/只,为养殖户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近308万元。如今,阿保地已经头发斑白,但他依然亲力亲为,用心守护一方牧区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