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殖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负担。这个负担指的是,一味扩大规模,却没有采取有效治污措施。因此,我国加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清洁养殖改造,致力于突破畜禽养殖污染难题。那么,预防和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到底需要如何做呢? 预防和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到底需要如何做? 现在养猪养鸡,放牛放羊早已不再是三三两两,家养户用的场景了,大型养殖场的出现改变了畜禽养殖模式。与此同时,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也随之到来。近年来,我国强调趟出一条清洁养殖道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还须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现代化畜禽养殖方式相较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规模由小变大,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放养向人工养殖转变。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环境承载力无法适应畜禽养殖模式的变化。也就是说,现代养殖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负担。 当然,我们所说的负担指的是,一味扩大规模,却没有采取有效治污措施。因此,我国加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清洁养殖改造,致力于突破畜禽养殖污染难题。那么,预防和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到底需要如何做呢? 一、拒绝一禁了之,坚持资源化利用。 当前,随着各省环保督查工作的深入,畜禽养殖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地方出现了对畜禽养殖“一禁了之”的倾向,严重的甚至导致局部鸡蛋等畜禽产品供应紧张,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有关专家表示,这无异于掩耳盗铃,而加快资源化利用才是王道。养殖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以上局面尤显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二、根植变废为宝理念,打通粪污利用通道。 畜禽养殖业所带来的农副产品是资源,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等废弃物也并非没有价值。业内人士指出,根治畜禽养殖污染最好的方式是“变废为宝”,在转变理念的前提下竭力创造再利用条件,如粪污还田,建设沼气工程,建立联合推广制度等。目前,政府也在大力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三、加强模式创新,加快推广应用。 由于各地在养殖规模、养殖品类、养殖方式、养殖厂构建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高床发酵型生态养殖模式适用于两广(广东、广西)地区,浙江也有猪场借鉴使用这种模式。因此,切勿生搬硬套,要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状探索出更加适合的资源化利用模式。 在当前情况下,种养结合以及农牧循环是最常见的推广模式,另外针对不同集群也可以采取养殖场模式、家庭农场模式以及区域性处理模式等。这也是东北产粮区被列为生猪发展区的原因之一。 四、围绕技术核心,实现瓶颈突破。 鉴于我国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仍在探索实践阶段,体系仍待完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技术仍需进一步突破瓶颈。无论是有机肥加工技术,或者是微生物发酵技术,又或者是沼气转化工艺,以及中水回用和污水零排放技术等,都有望再上一层楼。在这一层面上,则需政府大力支持,研发与产出相结合,进行探索。 五、精准施策,科学管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其他环境污染防治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盲目套用模板,而是需要摸底调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规划,力求一击必中。从源头治理就是饲料减抗、适量降低蛋白含量,来减轻氨氮、抗生素及重金属等的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预防、治理以及后续保持良性循环的过程中,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六、开放第三方治理,逐步走向市场化。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政府引导,建立一个自循环的市场化体系才是长久之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也是如此,开放第三方参与权限,以经过实践检验的PPP模式为支点,让社会资本、技术力量以及管理班子进驻,有利于最大化配置资源,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高效运作。 现代化畜禽养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规模,还会是生产、管理和维护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蓝图下,畜禽养殖业的未来已经能看到清洁养殖,绿色放牧的大趋势。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层层深入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也会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