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地鳖虫不同阶段和时期的管理技术

2018-12-19 13:15:45浏览: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幼虫的管理技术要点  幼虫是指从芝麻型到绿豆型的1~3龄若虫。幼虫孵化出来后,便与卵块分离。此时的幼虫抵抗力较差,

  (一)幼虫的管理技术要点

  幼虫是指从芝麻型到绿豆型的1~3龄若虫。幼虫孵化出来后,便与卵块分离。此时的幼虫抵抗力较差,约有5天左右不吃食。若管理不当,将发生大量死亡。此时会有螨虫出现在养土上,吞食体弱或伤残的幼虫。这时可利用幼虫不吃食而螨虫吃食的特点进行驱螨。方法是把拌好的麦麸皮捏成小麸团,每平方米放3~5个。数小时后会有很多螨虫爬到麸团上吃食,这时把带有螨虫的麸团拿出即可。如此持续3~5天便能基本驱杀螨虫。地鳖虫幼虫在5天后开始吃食。因其口器嫩小,需要丰富松软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较细的麸皮和瓜果的花、鲜嫩青莱等。为防止麸皮中的螨虫进入养殖池中,一定要把麸皮炒熟杀螨后再给幼虫吃。此外,还要给予幼虫营养全面的精料,如面粉、豆粕、鱼粉、蚯蚓粉等,但用量不宜过多,以少量勤喂为主。也可给一些畜用生长素、食母生、土霉素等以帮助消化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幼虫7天后开始蜕第1次皮。在蜕皮的1~2天不吃食。蜕下的皮是黄色的。再经过20天后蜕第2次皮。此时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这时便需进行第1次分池。分池时可连土带虫扒出一半放入别的养殖池中。然后再放入新的养土。并要注意新土先经预热后再放入养殖池中。幼虫的喂食方法:1~3龄幼虫因个体小活动力弱,多在养土表层觅食。在喂食时可将饲料撒在表层干土上,再用手伸入养土中把饲料掺进去让幼虫自由采食。幼虫养殖密度:1~2龄幼虫每平方米10万~15万只,3龄幼虫(绿豆虫)每平方米6万~8万只。若以重量为计量单位,每平方米0.3~0.4千克。随着幼虫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越来越大。当虫子与养土比例达到1∶4,喂食时饲料撒下去养土表面呈波浪形翻动,就表示要进行2次分池了。经3~4次分池后幼虫便已长成中虫,进入中虫期管理。

  (二)中虫阶段管理技术要点

  中虫是指4~7龄虫,生长期3个月左右,黄豆大小,此时虫体已比1龄幼虫增大15~20倍。此期若虫活动量增强,食量增大,可耐部分粗饲,因此对食物的要求面也增宽。此期要增加青绿饲料的比重,并要给予钙、磷物质,如骨粉和贝壳等,使其营养全面,以提高蜕皮成活率。此期若虫均出土觅食,因出土时身上黏附很多泥土,影响食物卫生。保持卫生的方法是在养土上放一些麦糠、稻壳等,把食盘放在稻壳上面。虫子经过稻壳时身上的泥土就被摩擦掉了。用食盘喂养的原则是足量投食,精料吃完,青料略有剩余,且要及时清除剩余饲料,以防止霉变腐烂引起发病。此期喂食的适宜次数:低温月份每2天喂1次;高温月份每天喂1~2次,添加青饲料最好在早晨投喂一些南瓜花与丝瓜花。此期在给地鳖虫喂固体食物时,还要设置饮水器,以满足饮水需要。饮水器可用小碟、盘等,盘内放一些经过消毒的碎石子,以避免地鳖虫掉入饮水器中淹死。此期为地鳖虫的主要生长期,一定要注意保持养土的适

  宜湿度,不可过于潮湿也不能干燥。若是长期干燥会导致地鳖虫失水而噬食同类,降低蜕皮成活率,甚至大面积死亡。保持方法是进行喷水,要少量多喷。因此期若虫生长较快,为避免密度过高影响栖息和摄食而互相残杀,要及时进行分池。原则是每蜕1次皮分池1次。适宜的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3万~4万只,养土厚度约1O厘米。

  (三)成虫阶段管理技术要点

  在人工恒温养殖条件下,地鳖虫若虫经过半年时间的饲养,当蜕完最后1次皮后有了生殖能力,此时便进入成虫期。雄虫经过去雄后2个月开始与雌虫进行交配,再过2个月后50%以上的母虫便开始产卵。

  1.产卵:雌虫产卵是慢慢从产道分泌出胶状黏液,很快成形变硬,产1粒卵需3~6天。产卵并不影响活动与吃食。雌虫在产卵时就像拖着尾巴在坑池内活动。我们一般靠观察土层表面卵块的数量来确定是否可筛卵块。一般每平方分米面积有2粒卵块便可进行筛卵了。由于地鳖虫不断长大,所蜕的皮被翻拱在土层表面,形成厚厚的一层空壳,不便于观察和饲喂,平时可用掸子把空壳掸出。

  2.饲料:在饲料问题上,若提供给地鳖虫的饲料品种过于单纯,如只给麦麸皮,渐渐会导致地鳖虫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雌虫将会发生食卵现象。不过食卵也只限于吃养土表面上的卵。在饲养土深层,地鳖虫是不吃食的。我们在饲喂过程中应注意饲料多样性,在以麦麸、粉糠为主的饲养配方中,适当添加豆饼、小鱼虾、骨粉、动物下脚料等营养饲料及维生素、土霉素、甲壳素等药物饲料。如此对提高卵块质量、产量及药用功效有明显作用。

  3.湿度:成虫期间养土湿度要大一些(25%左右),防止因养土干燥造成的大吃小、自相残杀现象。可向养土表面喷水或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筛取卵块后在无虫的空池里可大量喷水增湿。

  4.筛卵:方法是自第1次筛卵后每隔20多天筛1次。先刮去养土表面的杂质,一人从饲养池里把虫、土一起扒出来,倒入另一人所持的1目筛里进行过筛,1目筛下面放置6目筛。用1目筛把成虫筛出后,倒入旁边预先放置养土的盆里,再用6目筛把卵块筛出倒入另一个空盆中。一个坑池筛完后,仍把养土与成虫倒入池中养殖。筛出的卵块夹杂着部分地鳖虫粪便等杂物,可放在水中淘洗。卵块入水上浮,杂物下沉,如此可分出卵块与杂物。把卵块捞出用清水冲洗、阴干、过筛、簸去空壳、拣杂,就可以留种孵化了。卵块除自己留种外,多余部分可作种卵出售。短期不能售完可用养土拌起来,放置在阴凉处保存。在-10~10℃的环境中可保存半年以上。

  5.换土:一般来说,地鳖虫养土最好1年或半年多更换1次。因地鳖虫的粪便、尸体、卵壳、食物残渣等在潮湿的养土中易引起霉烂腐败,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将会危害地鳖虫的健康,因此要及时更换养土。更换养土方法:在筛取卵块时,刮去表层2~3厘米养土,再换上新预热的养土。若是幼虫在一个养殖池中从小长大为成虫时,则要更换全部养土。在更换养土时,一定要先消毒预热后再使用。

  6.采收:经4~5个月产卵后,雌虫体重明显减轻,出现大批量死亡。这时便可采收商品虫了。在采收前3个月,第二批幼虫已孵化好并等着分池,如此饲养池始终不空置,周而复始地利用,以达到最佳养殖效益。

  (四)春季管理地鳖虫的技术要点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完全利用自然温度养殖时,春天来临气温回升。当养殖室温度达到12℃以上时,地鳖虫感到冬季将要结束,在养土中开始蠢蠢欲动。在南方如广东、福建等地,因气候温暖,地鳖虫一年四季都可生长活动,没有冬眠期。在长江以北有冬眠期的地区,一般在3月中旬就要做好开池的准备工作,把覆在池面上的保温稻草取走,并打扫干净,尤其要把上面发霉的草屑和死虫清扫干净。地鳖虫一出土活动就要进行喂食。开始要根据虫体的活动数量情况,宜少量勤喂。随着气温的渐渐升高,活动的虫渐渐增多,投食量也要随之增加。地鳖虫经过漫长的冬眠后,既渴又饿,身体虚弱。这一阶段的饲料要调得稍湿一些,并撒上一些青绿饲料和新鲜菜叶,任其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最好炒香,并拌以青饲料,以增进食欲。4月下旬至5月,地鳖虫的活动、觅食开始恢复正常。越冬时并池的要进行分池,并要注意检查养土是否有害虫(尤其是螨虫)存在,分池时可去掉一少部分旧土,换上新土。若发现螨虫,要把养土全部换掉,进行灭虫处理,不可心存侥幸,听之任之。

  (五)夏季管理地鳖虫的技术要点

  夏天,气温升高,是地鳖虫活动、生长发育、产卵最旺盛的季节。因夏季温度较高,进行饲养管理一是要注意进行分池饲养,二是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温度一定要控制在32℃以下,绝对不可超过39℃。如温度过高,可打开全部门窗,并在室内喷水通风进行降温。门窗打开后要及时装上纱门和钉上窗纱,严防鸡、鸭、猫、鸟、蜘蛛、壁虎等天敌类动物进入侵害地鳖虫。在炎夏高温干燥的情况下(如温度超过38℃),养土水分蒸发量大,容易干燥。为防止地鳖虫脱水,一是要加喂青绿和多汁饲料,二是经常向池内或室内洒水以增加湿度。利用大棚养殖者,一定要加盖厚草苫,以起到降温与遮荫作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样繁殖牡丹鹦鹉

上一篇:

如何做好羔羊接产工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