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选址条件
选址水源水温:常年水温15℃~28℃。
选址水源流量:流量是限制养殖单产高低的关键,选址处最枯流量应为0.05立方米/秒以上,建成流水养殖池后,养殖前期池中水体交换量最低要能达到每小时1次~3次,养殖后期池中水体交换量视水温、放养密度等情况,鱼池水体的交换率要求为每小时2.5次~4次。
选址水源水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生存有虾、蟹、蛙、鱼等“指示水生动物”。
选址场地交通:交通便利,离公路距离不超过500米。
鱼池建设
池形:长方形、四角圆钝、圆形池、近似圆形为多,而以四角圆钝、圆形、近似圆形池为佳,以求池水交换无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
池深:鱼池深度1.8米~2米,水深1.5米~1.8米,养殖大规格鲟鱼的流水池深度2米以上。
面积:长方形池和四角圆钝池推荐尺寸为鱼池宽度4米~8米,长度8米~15米,圆形池直径8.7米~10米,面积为60平方米~120平方米左右为佳。
进水口:四角圆钝池、圆形池、近似圆形池的进水管与池壁约呈40度左右的角斜向冲水入池,能使池水定向转动,以便将鱼的残饵和粪便等污物通过水流转形成的向心力,不断集至中央,排出鱼池。长方形池的进水口宽度最好与进水方池壁宽度接近,以便池中水体交换充分而不留死角。
排水口:四角圆钝池、圆形池、近似圆形池的排水口设在池的中央底部,池底从池壁到排水口必需要有一定坡度而呈锅底形,长方形鱼池的排水口设在进水口的对面,池底从进水口到排水口都必需要有一定坡度,排水口的宽度最好也与排水方池壁宽度接近,以便池中水体交换充分而不留死角。
水位控制设施:四角圆钝池、圆形池、近似圆形池,用塞式排水节门或套管式排水节门,长方形鱼池用水位控制闸板。
材料及鱼池表面处理:鱼池建造用水泥、石头、红砖等,池底水泥硬化,池壁水泥抹平压光。
拦鱼栅:不论什么形状的鱼池,排水口都要设置一层拦鱼栅,长方形池的拦鱼栅在排水口呈板形栏栅,四角圆钝、圆形池、近似圆形在排水孔上呈罩状。鱼种规格较小时,拦鱼栅上还应覆盖一层较密的纱窗。
溢水口:在离池顶15厘米~20厘米的位置设置足够大小并带拦鱼栅的溢水口,以防养殖池溢水逃鱼。
新建鱼池的碱性处理:新建鱼池需先用水浸泡、冲洗一个星期以上,以消除水泥碱性,避免毒死鱼种。
放养
密度:冷水鱼放养密度视水体交换量和鱼种规格而定,100克~250克/尾鲟鱼的放养密度为30尾~100尾/平方米,放养密度以重量计为10公斤~14公斤/立方米,高于16公斤/立方米以上时,鱼体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将使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等水化指标上升,鱼体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只能保证平时的摄食活动,鱼体生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
投放时的水温调节:氧气袋运输的,鱼种运到目的地后,打开泡沫箱,将氧气袋放置于鱼池中浸泡40分钟左右(遮挡阳光照射氧气袋),使袋内水温与池水水温接近,内外温差在2℃以下,打开氧气袋,从鱼池中慢速加水至氧气袋水满、袋中与池内水温平衡,再将鱼种逐渐放入鱼池。
鱼体消毒:鱼种进池前或分池时,用食盐水2%~3%浸泡鱼体15分钟~30分钟左右。
鱼种运输
停食:鱼种运输前一般要停食1天~3天。
运输方法:夏季少量的鱼种运输方法是氧气袋加冰降温、充氧、泡沫箱保温运输,泡沫箱内放置2瓶冷冻矿泉水,再用宽胶带密封好泡沫箱起运。多数的鱼种运输最好采用集装箱加冰降温、充氧,最好在晚上或凌晨起运。
投喂
饲料质量:投喂全价(全营养)优质颗粒饲料。饲料最好在10℃~20℃且干燥无湿的环境保存,每次袋中取料后要扎紧袋口,以防吸潮霉变;饲料也不能太阳曝晒,以防降低营养。
投喂量:在适宜的条件下鱼种日饵率3%左右,成鱼2.5%左右。根据每次投饵后鱼的吃食情况以及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调整投喂量。每次所投饵料的量,最好能在15分钟内吃完,最多不高于20分钟,最低不少于5分钟。20分钟才吃完的,要减量,5分钟就吃完的,要加量。
饲料的适口性: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
慢水投饵:投饵时降低水体交换,使池中水体呈微流状态。
全池遍撒:不能集中在一点投喂,要全池遍撒,以防池中鱼体摄食不均,吃食少的鱼体不长。
鲟鱼的投饵经验参考:25克以下苗种投喂粉状料,日投饵率5%,分6次投喂;25克~50克苗种投喂粒径为1毫米~2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3%,分4次投喂;50克~250克苗种投喂粒径为2毫米~3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2%,分4次投喂;250克~500克投喂粒径为4毫米~5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1.5%,分3次投喂;500克~1000克投喂粒径为5毫米~6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1.0%,分2次~3次投喂;1000克以上投喂粒径为6毫米~11毫米的颗粒料,日投饵率0.2%~0.8%,分2次投喂。
管理
定期清洗池底:每周清洗池底1次,防止残饵、粪便、落叶杂物等污物的累积与藻类杂菌的孳生。排污时,放低池水至1/2或1/3左右,并加大池水排放速度,边排放边清扫,力求池内污物彻底排出,及时捞出病鱼和死鱼。
增氧:水源不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
水量及水位控制:投放的鱼种规格较小时,水的流量也要小,随着鱼体的增长逐渐加大流量,从10厘米鱼苗养至1公斤商品鱼,水位应从50厘米逐渐加高至150厘米。
水温的控制:最好保持池内水温在18℃~24℃之间,最高水温一般不得超过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