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华鳖可控制性健康养殖技术

2018-12-19 13:49:07浏览:4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年来,不少中华鳖养殖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传统养殖中华鳖方式存在着养殖周期长、回捕率低、产量低、效益慢等弊端。石


        近年来,不少中华鳖养殖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传统养殖中华鳖方式存在着养殖周期长、回捕率低、产量低、效益慢等弊端。石家庄市中华鳖良种场在多年的养殖经验基础上,通过人为地控制环境,满足中华鳖所需要的最佳水温、最佳营养饵料和优良的水质条件,控制饲养管理,实现终年生产、快速生长的目的,克服了传统自然养殖方式带来的不利因素,具有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探索出了一个健康养鳖新模式。
      一、选址
      石家庄市中华鳖良种场位于河北省鹿泉市李村镇邓庄村西,滹沱河南岸,京赞公路西侧,交通便利,周围没有工业“三废”及生活、医疗垃圾等污染源,四周均为农田、林果地和绿化带,空气清新,环境安静,而且光照充足,降雨量不大。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节约能源消耗,有利于中华鳖的生长、繁殖。目前鳖场占地350亩,养殖水面315亩,全部为日光保温、加温大棚。
      二、水体控制
      1.控制光照。在晒台上,光的强度要求达到6000勒克斯~8000勒克斯,温度保持在30℃~34℃。每天光照时间,在早晚各延长1个小时,使光照时间达14小时。这样既可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又可促进亲鳖提前达到性成熟并能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
      2.调节养殖水体。通常将养鳖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6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毫克~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另外,池水的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之间。
      3.及时排污,科学换水,依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
      4.合理分池,及时清池,大小鳖分级饲养,调整养殖密度。健康养鳖过程中,同池投放鳖苗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差异悬殊,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分养,也利于管理,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改进。
      5.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饵料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污染。还要对各种规格、各级养殖池,要分别建立生产档案,对每池在生产中的水化学因素、投饵情况、疫病发生与预防、池内鳖的规格、数量等都必须记录建档,以便技术人员参考,用来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和应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
      6.定期消毒,适当控制浮游动、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在生产过程中,定期给饵料中添加磺胺类、中草药制剂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采取池水消毒、生产温室内紫外灯光照射灭菌、清池分养时泼洒药物等预防措施,必须按生产计划严格执行。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鳖,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三、饲料使用控制
      所选择的中华鳖饲料应首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华鳖配合饲料》(SC/T1047-2001)的有关规定。饲料还要妥善保存,一般养殖场环境比较潮湿,要保持饲料房内的阴凉、通风和干燥。注意饲料的新鲜,要尽快使用配制好的饲料。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的投喂要科学、规范,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原则外,投喂量根据鳖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使投饵率低于其饱食水平,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另外为了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消化率,减少排泄,进而相应地提高鳖的质量,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粉状配合饲料。这类饲料一般在临喂前加水和油脂等,制成软颗粒饲料来投喂,软颗粒饲料质地松软、适口性好。由于鳖不同生长阶段生理和营养需求不一样,选用对应阶段的饲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稚鳖、幼鳖、成鳖饲料不可乱用、混用,否则会造成饲料的浪费,成本增加,甚至会引起鳖的营养性疾病。
      四、养殖管理
      1.稚鳖的暂养。稚鳖孵出后,体质娇弱,应先在室内暂养池中进行暂养,等稚鳖摄食稳定,体质增强后再放入鳖池养殖。暂养前使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进行消毒,暂养池及各种用具在暂养前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严格消毒。暂养池水深应控制在5厘米~10厘米,水面放养一些水葫芦、浮萍等,既净化水质,又供稚鳖隐蔽。当稚鳖卵黄囊吸收完毕,可以开口摄食,应立即对其投饲开口饵料,饵料以鲜活饲料为主,如鱼虫、蚯蚓等,稍后可投喂新鲜的动物内脏、熟蛋黄等。日投喂量占稚鳖体重的10%~20%,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3天后转食,逐渐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暂养的稚鳖密度每平方米可达百只以上,如水质不良应及时换水,经两周左右暂养,稚鳖摄食正常,体色黑褐,就可以放到温室进行稚、幼鳖的培育。
      2.稚、幼鳖的培育。将暂养稚鳖放到温室大棚中,到9月份气温下降后开始加温养殖,每天池水温度升高不超过3℃,使池水温度保持在28℃~33℃之间,直到第二年5月份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结束。放养前要用消毒剂对温室喷雾消毒。池塘消除污物并用每升100毫克~150毫克生石灰进行消毒。然后池底铺好洁净河沙,蓄水40厘米。稚鳖要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15分钟后下塘。加温前应对加温设施、控温装置进行全面检修,随时监控水温。由于加温池放养密度高、水温高,残饵及排泄物多,为防止水质恶化,要尽量2天~3天换水一次。每天用鼓风机为池塘充氧,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稚鳖放养密度,开始每平方米放80只~100只,经两个月左右的饲养,稚鳖体重40克左右时进行分池,放养密度降至每平方米20只~30只。当体重达到100克时再分一次池,密度降至15只/平方米。
      3.成鳖的饲养。当幼鳖体重达200克左右,就进入成鳖养殖阶段。5月份室外水温达25℃左右时将温室内的幼鳖倒出分池,再将幼鳖投放到成鳖池中。成鳖池的放养密度随鳖的生长可由每平方米6只~7只,逐渐减少为3只/平方米,同时要控制水色和肥度。在养殖过程中及时注意成鳖的生长情况,如个体大小差异明显,要筛选后分级饲养,同时做好防逃工作。发现鳖互相撕咬现象要及时将其分开,避免造成体表创伤,引发感染。在鳖病高发季节,注意调控水质,做好鳖病的预防工作。
      五、疫病控制
      1.鳖病诊断。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简易的疾病诊断程序可依据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观察池中鳖的活动、摄食及病症情况,以此推断是否健康;其次针对患病鳖个体,检查体色是否正常,体表有无明显病灶、病变,黏液是否增多,并对以上部位分别取样进行水浸片显微观察,确认是否有寄生虫或细菌感染;再次,打开腹腔观察各组织器官病变情况,对各器官分别取样进行水浸片显微观察,确认是否有寄生虫或细菌感染。通过以上程序可大致判断疾病的发生情况。
      2.鳖病控制。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鳖的健康状况,发现发病征兆时要及时诊断,找出致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尽快纠正养殖工艺或对症下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切忌拖延处理或盲目用药,进而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使疾病大规模暴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药物选择。中华鳖疾病种类较多,而且水产药物种类繁杂,在未掌握疾病特征和病因的情况下,不可随意选购药物和盲目施药。应认真了解可用药物和禁用药物种类,选择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掌握药物的药性、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停药期,以免商品鳖因药残超标、含有禁用药物等问题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病、死鳖无害化处理。养殖过程中若发生疾病,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病鳖或死鳖,这些病、死鳖携带有大量的病原,对安全养殖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病、死鳖的处理应该首先隔离,然后选择在远离养殖厂区的地方焚烧或泼洒生石灰后掩埋,不可随意丢弃以防疾病传播。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沼渣养殖蚯蚓技术

上一篇:

饲养狐狸的卫生防疫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