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魁蚶苗种繁育及低播增殖技术

2018-12-19 13:52:46浏览:17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1.育苗场地:位于江苏省赣榆县海洋经济开发区,海水苗种繁育的基础设施,包括动力抽水设备、沉淀过滤系统、

  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育苗场地:位于江苏省赣榆县海洋经济开发区,海水苗种繁育的基础设施,包括动力抽水设备、沉淀过滤系统、水电气系统、日常管理用具(换水管、吸底器、倒池箱等),设施基本完备。育苗水体2600立方米,分为若干个培育池,每个25立方米。

    2.海水水源: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300目尼龙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单胞藻饵料种类:(1)金藻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2)硅藻类: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牟氏角毛藻;(3)绿藻类:扁藻、塔胞藻、小球藻。

    2.饵料培养:(1)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2)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渡;(3)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以达到亲蚶入池后对饵料的要求。

    魁蚶室内人工育苗

    1.亲蚶选择标准:选自然海区3龄-4龄,壳长7厘米以上的魁蚶作为亲体,要求体壮、无创伤、壳面刚毛脱落少、无寄生虫和病害。亲蚶规格平均0.20千克/只-0.25千克/只,采购数量100千克,入池时间为当年6月10日。

    2.亲蚶促熟方法:入池前洗净壳面污物,置于浮动式网箱(规格50厘米×40厘米×30厘米)进行暂养、促熟。装箱密度控制在20只/立方米,亲蚶雌雄配比为1∶1,数量按2只/立方米-3只/立方米水体布控。亲蚶入池稳定后,每天升温1℃,逐渐提升到21℃恒温待产。此期间每天定时换水2/3,视水质情况适时倒池。投喂饵料品种以小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为主,每3小时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3万细胞/毫升-8万细胞/毫升。亲蚶暂养期间连续微量充气、遮光,定时检测水质。经7天常温促熟,6月17日晚20∶00-0∶00,水温23℃,亲蚶自然产卵。

    3.产卵孵化与幼虫培育:(1)产卵:亲蚶排放时长可达十几分钟,此间立即捞出雄蚶,同时用人工搅拌的方法搅开聚堆的卵子,产卵密度控制在50粒/毫升。此时移出亲蚶雌体继续待产,同时吸出上层1/2的清水,加入新鲜的过滤海水。反复洗卵2次-3次,投抗生素2克/立方米,EDTA二纳4克/立方米。孵化时加大充气量10分钟,以搅动池水并及时捞出粘稠浮沫。停止充气后每1小时搅拌孵化池1次,以防止受精卵下沉堆积死角。(2)孵化:受精卵在水温25℃条件下20小时左右孵化至D型幼虫,密集在水体上层,此时恢复微量充气开始选育,水位差控制在0.5米以内,如幼虫延长变态出现畸形超过30%,即淘汰弃之。D型幼虫完全变态2小时后及时选育,经350目筛网接取上层优质D型幼虫移至培育池中。选育后的D型幼虫以10个/毫升密度培养。投饵量为叉鞭金藻2万细胞/毫升-3万细胞/毫升或小球藻5万细胞/毫升-10万细胞/毫升或塔胞藻0.5万细胞/毫升-2万细胞/毫升,混合投饵按比例缩减。投饵次数为3次/日-4次/日,换水量每日1次全量,每5天倒池1次。换水网箱可根据D型幼虫的生长状况调换不1司网日(300目、260目、200目)。幼虫培育期间的适宜环境条件:水温23℃-25℃,室温28℃-30℃,盐度26‰-34‰,光照为漫射光,DO≥5毫克/升,COD≤1毫克/升,pH值8.0-8.3,NH3-N≤200ppb。壳顶期的幼虫可达120μm,日平均生长速度10μm以上。

    4.附着基的投放与稚贝培育:(1)投放附着基:当30%左右幼虫出现黑色眼点,壳长250μm-270μm时,适时投放聚乙烯网片作为附着基,投放量为50片/立方米(在使用前用盐酸溶液浸泡l天-2天,用过滤海水洗净、晒干)。(2)稚贝培育:5天-7天后,眼点幼虫附着完毕,变态率达40%-50%,幼虫体长0.4μm-0.5μm,饵料投喂量增至8万细胞/毫升-10万细胞/毫升,同时加大换水量。幼虫附着完毕后改为流水培育,每天全量换水2次。至7月15日,经20天-25天的培育,稚贝平均壳长达到1毫米,此次人工育苗试验共育出魁蚶稚贝2.3亿粒。出池前的稚贝进行流水刺激,时间为24小时-56小时,流速为20厘米/秒-40厘米/秒,其目的是为减少稚贝下海后的脱落率。经过流水刺激的稚贝脱落率为20%,而未经流水刺激的脱落率在30%以上。

    魁蚶稚贝海区中间培育

    选择在海州湾近域海区,水深3米-4米,水质清新,避风浪小,生物饵料丰富。7月15日,1.7亿粒稚贝移至培育海区保苗。装苗袋为双层,内袋30日,外袋60目,规格为25厘米×40厘米,每袋装1万粒-2万粒稚贝不等,每10袋为单串附坠石,垂挂于中间海区的浮绠上。底袋离海底2米,挂袋串距1米,每5天刷洗网袋1次。待稚贝达2毫米时及时分袋,每袋1500粒-2000粒;稚贝下海40天左右,随着蚶苗的壳长达0.5厘米时分袋到20目网袋中(单层),每袋500粒-1000粒;至9月中旬幼虫壳长达0.9厘米-1厘米时也要及时分苗,即利用海湾扇贝养殖笼饲养魁蚶稚贝,每层100粒-200粒;10月上旬稚贝规格达2厘米时完成海区中间培育,共培育出底播养殖苗种5100万粒,成活率30%。

    魁蚶底播放养增殖

    1.增殖放流海区:经海区本底调查,划定海州湾海域东南部靠近15米等深线处为魁蚶增养殖保护区。(最近资料显示,2009年该海区曾有魁蚶资源,当年捕捞量达130吨鲜贝)该保护区无工业污染及淡水影响,水深11米-15米,底层水温8月份高温季节22℃-24.5℃,盐度稳定在29‰-32‰,溶解氧饱和度85%,底泥为细沙(90μm)含量80%以上软泥底,底质硫化物含量0.1毫克/克(干重),有机质耗氧量8毫克/克(干重)。

    2.底播增殖放流方法:3月中旬进入海区实施底播。投苗方法以水下底播为主,即潜水工人与船上人员同时作业,蚶苗均匀撒播海底,撒播密度15粒/平方米。

    3.底播放养管理:影响魁蚶增养殖成活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盐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COD的变化等等,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星等敌害生物的侵噬。目前的主要管理方法是定期下网捕捞和设置海星诱捕网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蛇卵的人工孵化管理技术

上一篇:

鳗苗培育应注意的几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