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海胆人工育苗技术

2018-12-19 13:53:16浏览:6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海胆是海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其外壳上生有许多可动的棘,形似刺猬,故称之为海刺猬。海胆是一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

海胆是海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其外壳上生有许多可动的棘,形似刺猬,故称之为“海刺猬”。海胆是一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价值都比较高的经济海洋生物,其部分种类的生殖腺味道极其鲜美,营养也很丰富。因其蛋白质中蛋氨酸的含量很高,鲜味比较独特,在日本、中国、马来半岛以及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和南美洲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被认为是一种很美味的海产品。尤其是在日本,海胆的生殖腺及其加工制品被视为最名贵、最美味的高档海产品之一,市场价格很高,消费量也非常大,虽然日本每年有近两万吨的产量,但仍然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要。现将海胆人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海胆的人工育苗是指在人为的条件下通过促熟、催产获得受精卵,经过孵化、选优、浮游幼虫的培育、稚海胆的培育,而获得可用于养殖的海胆苗种的过程。海胆的整个人工育苗过程主要有两个部分,浮游幼体培育和稚海胆培育。

  目前,国内很少建设专用的海胆育苗室,海胆的人工育苗大都借用普通贝类育苗室或鲍育苗室的培育设施和水处理系统。利用现有的贝类育苗室开展海胆人工育苗,特别是利用贝类育苗淡季进行海胆人工育苗,对于发展我国的优质海产品的种苗生产,提高现有育苗设施的利用指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极为有益。用于海胆的育苗室应具备以下最基本的条件。

  育苗的供水系统 海胆的水处理系统与贝类育苗的水处理系统相似,主要包括进水管道系统、水泵、沉淀池、水过滤系统和排水道。其中进水海域的选择是保证水质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排水口应当远离进水口并处于潮流的下方,以防止自身污染。

  浮游幼体培育池 用于培育海胆的浮游幼体,在操作管理上以池深1米~1.5米、容积十至数十立方米的长方形育苗池比较方便实用。目前国内常用的大型或中型贝类育苗池或者育苗水槽也可以使用。

  稚海胆培育池用于稚海胆的培育,以长条形浅池比较便于操作管理,目前国内外稚海胆培育阶段大多使用与鲍育苗池规格相似的长条形培育池(或培育水槽)。国内的鲍育苗池大致有两种类型:单列式培育池及双列式培育池,其中,单列式培育池池宽1.3米、深0.5米~0.7米、长度大都在3米~10米(或者更长些),每个池的两侧都留通道,这种池操作管理比较方便;双列式培育池池宽0.9米,深度及长度与前种基本相似,每两个池并列成一组,每组池的两侧各留有通道(即每个池仅一边有通道),这种类型的培育池的操作管理虽不如前一种池方便,但对育苗室建筑面积的有效利用率却要比前一种池稍微偏高些。

  国外有的将海胆育苗池建成双层底式,两层底之间间隔10厘米~20厘米。其中,上层底为筛板式,其上铺还有一层厚约5厘米~10厘米的小砾石。这种池换水方便,水交换好,并且,池底的沙砾还可以作为部分海胆浮游幼体沉着变态的附着基,不仅增加了培育面积,培育效果也优于一般培育池。

  为了充分利用育苗室建筑面积,可以建设立体的稚海胆培育池。这样的培育池一般比较小,长度不超过2米,宽一般0.7米以下,高0.3米~0.4米。两层水池之间一般间隔0.2米以上。通常依据供水条件、水池的高度及间隔和是否利于操作来确定层数,一般2层~3层。如果第一层水池是地槽,则层数还可以加一层达到4层~5层。有些育苗车间为了方便投饵、清底等操作在通道两边建有台阶。立体培育池除了能有效利用培育室的建筑面积外,还具有相互遮光的优点十分适合进行稚海胆的培育。两层之间设有水管以便上层的水溢流到下层。水流流落到下层水池的过程中,可以跌瀑增氧。

  一级饵料保种室、饵料培养室和饵料培养池 一级饵料保种室要求室内采光及保温、通风条件好,室内配备有若干饵料培养用的三角烧瓶、二层或三层式支架以及过滤、消毒器具等。饵料培养室一般选用透明度较好的玻璃钢屋顶,并配备有可以调光的遮光帘,饵料室内的饵料培养池又分为二级饵料培养池与三级饵料培养池两种,二级饵料培养池以深0.4米~0.6米、容积0.5立方米~1立方米的小型水泥池或者水槽较好,三级饵料培养池以池深0.5米~0.8米、容积3立方米~5立方米的中小型水池较好。为了增强下层饵料藻类生长需要的光照,饵料池的内壁最好涂敷白色防水涂料,我国贝类育苗室的饵料室及其饵料培养池基本均符合上述要求。

  底栖硅藻的培养设施 稚海胆变态后,由浮游生活转为底栖生活,饵料由浮游单胞藻类转为底栖硅藻。底栖硅藻培养常用容器有玻璃缸(用于藻种培养)、水族箱(用于中继培养)和水泥池(建于室内或室外),池底面积约1平方米,高约30厘米~40厘米,池内壁最好铺有白瓷砖。可以利用鲍育苗的底栖硅藻培养池,也可以利用贝类育苗的三级饵料池。底栖硅藻的附着基一般用鲍育苗的波纹板。附片架一般用“目”字型塑料框。波纹板可以放在附片架上。

  底栖硅藻的藻种一般采自本地的海区。采集底栖硅藻由多种硅藻组成,常见的几种底栖硅藻有:阔舟形藻、舟形藻、东方弯杆藻、月形藻、卵形藻等。比较方便的采集方法有:(1)海区挂附着片在海区浮筏下,悬挂各种类型的附着基(如文蛤壳、塑料板、玻璃片、塑料片),悬挂深度为0.5米左右,两三天后取回,将附着基上的杂物冲洗掉,再把附着的底栖硅藻擦洗下来,收集为藻种。(2)刮沙淘洗在海滩的中潮线附近,自然繁殖的底栖硅藻在沙滩的表面形成黄绿色或黄褐色的密集藻群。可以在最低潮时刮取有密集藻群的表层细沙,放到塑料桶中,加入清洁海水,搅拌并清除杂物,静止片刻,待泥沙下沉,上层液体呈茶褐色,再经20目筛绢过滤,即可得到浓度很大的底栖硅藻藻液。收集底栖硅藻时,也可以用干净的白毛巾沾取沙滩表面的底栖硅藻,然后将毛巾上的硅藻冲洗到塑料桶中。(3)洗擦海藻表面或储水容器的底壁在海区生长的大型藻类的藻体表面,在储水池、储水的水族箱的底部和四壁,在紫菜育苗池及其采苗器上面,都有底栖硅藻附着。把这些底栖硅藻擦洗下来,收集为藻种。

  接种前,首先要把培养容器和附着装置(装有波纹板的附苗架)清洗消毒干净,将附着装置放入培养容器中,加满消毒海水。消毒海水一般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三的漂白粉或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漂白液处理海水12小时以上。接种时,将波纹板插到框架中使消毒海水刚刚浸没整个框架。将采集到的底栖硅藻种液用200目筛绢过滤一两次后,倒入培养池中。搅动海水使藻液在水中均匀分布,静止一天,底栖硅藻就会附着在波纹板的向上面(单面附着)。用水轻轻冲洗波纹板,波纹板上的硅藻不脱落时,即可全池换水,加入新鲜海水并施肥,开始培养。培养2天~3天后,可把附着装置翻转,再一次接种波纹板,即可得到双面底栖硅藻。

  静水培养底栖硅藻,需每两三天更换一次新鲜海水并施肥。换水时必须冲去池底污物,并把蚊子幼虫和腹毛类原生动物等敌害冲走,波纹板上的敌害生物也要轻轻冲洗掉。在高温季节里,换水次数应增加,必要时每天换水一两次。换水后立即施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循环水或流动水培养底栖硅藻,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底栖硅藻培养中光照强度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中午避免直射光照射,阴雨天气利用人工光源补光。室外池需安装空架式屋顶和天幕,以便调光。严格避免长时间的直射光照射。底栖硅藻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敌害生物是挠足类,可利用敌百虫防治。底栖硅藻的培养中需要每天进行巡池观察,定期镜检,掌握藻类生长繁殖的情况。

  底栖硅藻的培养过程中,经常更换海水,需要不断添加营养盐。采苗板用于采集附着变态的稚海胆,并且还可以作为稚海胆培育的附着基质以及为附着变态后的种苗提供硅藻饵料,框架则主要用于组装采苗板,使之更便于操作管理。目前,海胆育苗大都使用与鲍采苗相同的采苗板及其框架,即采苗板为无毒的透明聚氯乙烯(PVC)材质波纹板,采苗板规格一般为长40厘米、宽33厘米、厚0.5毫米~0.8毫米,波纹的波高1厘米~1.5厘米。组装采苗板的框架有筐式及折叠式两种,每个框架均可组装采苗板20片,其中,折叠式框架无论横放还是立放采苗板均不易脱出,并且采苗板的间距较大,板间不易重叠,对海胆育苗更为适用些。

  网箱与附着板 用于盛装及培育剥离后的幼海胆。网箱用塑料纱网缝制,上侧敞口,网箱规格一般为深0.3米~0.4米,长宽约在0.8米~1.5米左右,应根据育苗池大小灵活掌握,以方便操作管理为原则。纱网的孔径1毫米~5毫米,应根据培育的海胆规格来选用,孔径不宜过小,否则透水性差,影响培育效果。网箱需要定期的暴晒、清洗以保持清洁。如果有条件,网箱的孔径要随海胆的大小及时更换以便保持良好的透水性,也使海胆的粪便容易掉落,从而保持网箱内的清洁。用人工配合饵料进行培育时,网箱的底部还需要放1片~2片带孔的黑色波纹板作幼海胆的附着基,并兼有承接饵料作用。该波纹板为无毒的黑色聚氯乙烯(PVC)或者玻璃钢材质,规格一般为长50厘米~80厘米、宽30厘米~70厘米、厚0.8毫米~1.5毫米,波纹的波高3厘米~5厘米,在波纹的波峰上面(或者侧面)开有一些孔洞作为幼海胆活动的通道,开孔的大小约2厘米~4厘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成年种鸪的饲养管理

上一篇:

怎样储存柿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