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作为一种药材和食材,近年来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前景看好。为帮助农民实现科学养殖致富,本期特介绍六种养殖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盆养
盆养,也称盆(缸、罐)养法,是一种采用小容器进行小规模简易养殖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适合于室内养殖。可选用内壁光滑(以防止蝎子逃逸)的瓦盆、塑料盆和普通水缸等,容积大小不限,在容器底部铺垫一层5~10厘米厚的风化土或壤土并砸实,上覆沙子,再在沙层上叠放一些瓦片、空心砖或小木板等,作为蝎子栖息活动的垛体。
盆(缸、罐)养法最好不要用向容器内洒水的办法来调节湿度。因为气温高时洒水过多会造成容器内闷热潮湿,对蝎子的生活不利;而洒水过少,水分不够挥发时,会导致容器内闷热干燥,对蝎子的生活有害。调节湿度较好的办法是向容器内投放一些含水量多、带粗根的青草或带嫩枝的大片树叶,这些草或树叶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挥发水分,以满足蝎子对湿度的要求。
一般每只普通面盆可养蝎60~100条;口径60厘米左右的浅缸,可养蝎300多条;每个罐头瓶可养种蝎1条,或养仔蝎10~50条、中蝎2~5条。这样不仅密度合理,而且还可解决互相残杀的问题。盆(缸、罐)养比较适宜少量初养或专养幼蝎、种蝎、孕蝎,也可进行小型科学实验用。
墙养
选择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比较坚固、无裂缝、无天敌栖息的土墙,根据养殖量的需要,顺土墙垒砌养区隔墙。在南隔墙下留若干个排水孔,遇雨时以便排水,内用细铁纱网钉严,纱网孔眼尽量要小,以防幼蝎钻出。土墙和隔墙上端都要牢固镶嵌防止蝎子逃逸的玻璃条。养区内紧靠土墙根垒砌高约20厘米的砖石台阶作为垛脚,以防垛底积湿返潮。然后紧靠土墙码置垛体,供蝎子活动和栖息。垛体顶部要用油毡或其他防雨物覆盖,以防雨水淋坏和浸倒垛体。
越冬时在垛体表面抹上1~2厘米厚的麦秸泥,并且做好防雪、防寒及防鼠等工作,以保证蝎子安全越冬。
箱养
可选用未盛放过化学药品的废旧包装箱,大小不限,靠木箱一侧修筑窝穴,箱口内壁围一圈防逃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上覆纱盖或带孔的可活动木盖。箱内的蝎窝可用土坯堆砌成蜂巢状,供蝎子栖息,堆砌的土坯与四周箱板间留有一定空隙,供蝎子活动和捕食。
也可以自制长、宽、高大约为100×60×80厘米的木箱,箱底铺垫3~5厘米厚的砂土,木箱两侧各码成长、宽、高为72×12×60厘米的泥板垛2个,垛体距箱壁3~5厘米,2排垛之间为蝎子的活动场地。箱口内壁围一圈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以防蝎子逃逸。
也可设计一种较标准的养蝎箱,这种养蝎箱的结构类似于蜂箱,箱盖、箱底及两侧钉上木板,前后面空着。在木箱两侧内壁上横向钉上小木条,上下2个小木条相距约5厘米,箱体的高度可视养蝎量多少而定。用小木条作支架,将胶合板或纤维板插入箱内,搁板的前后长度要大于箱的前后长度。这样一个箱可放多层搁板,每层板都可养蝎子,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把木箱放在一个用20~25厘米高的玻璃条围成的矮墙内,可以防止掉落在地上的蝎子逃跑。箱体四周与玻璃围墙相距不少于20厘米,以防止高处的蝎子掉落在墙外。
池养
蝎池可以建在室内,也可以建在室外,池的大小规格视引种数量和养殖规模而定,一般应掌握在1立方米的空间,投放500~600条成龄蝎为宜。
普通的室内蝎池的规格为高0.5~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以便于管理为原则。
蝎池一般用砖砌成,砌砖用的灰浆可由砂、黄泥、水泥搅拌而成。砌好池后,池内壁不必用灰浆抹平,以保持壁面粗糙,利于蝎子在内攀附、爬行、栖息。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内用砖和大瓦片码置蝎子的栖息垛体,砖、瓦片之间应留有间隙。垛体高度一般与池壁相同即可。为便于蝎子饮水,可以在池底放置约10立方厘米的浸水海绵5~6块。
房养
可在室外选择一定面积的场地,建造简易蝎房进行养蝎。房养蝎保温效果较好,比较适合北方地区养殖。
蝎房应建在地势略高,无农药或化肥污染处。用土坯垒一小平房,房的正面开一小门,供管理人员进出;四周开窗,以利空气流通,窗口要有纱窗,以防外界天敌侵入。房墙四周脚基各留2个碗口大小的出口,专供蝎子进出,冬季可堵塞,以利房内保温。在距离房基脚1~2米处,挖一条宽0.6米、深0.8米,呈倒三角形的环房水沟,并保持常年放满清水,这样既可为蝎子提供饮水,又可防止蝎子外逃和天敌入侵,房顶要用廉价材料搭盖,以防灌雨。房内留一条0.6~l米宽的人行通道,以便于管理。通道两边用土坯砖、空心砖或砖头堆垒,其间留2厘米空隙,一直堆到房顶,以利于蝎子活动或栖息。
还可在养蝎房内安装1~2个瓦数不高的灯泡,晚上开灯,打开纱窗,将外界昆虫诱入蝎房,作为蝎子的天然饲料。
坑养
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坑养的优点是可利用坑内适度的潮湿空气,以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同时又有利于蝎子安全越冬。
建坑深度一般为0.5~1米即可,面积大小视投养蝎量的多少而定。坑挖好后,将坑底压实,同时也要在坑内垒叠瓦片和碎石块作为蝎子栖息和活动的垛体,垛体四周距坑壁应在20厘米左右,垛顶略低于坑口上沿。坑口四壁上沿周围要高出地20厘米左右,并加盖木盖、铁盖或防雨瓦顶,以防止雨水和天敌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