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乌鸡饲养抓好育雏管理

2018-12-19 14:18:30浏览:1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乌鸡又称泰和鸡、乌骨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已有2000多年饲养历史,可食药两用,营养价值较高。乌鸡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作

  乌鸡又称泰和鸡、乌骨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已有2000多年饲养历史,可食药两用,营养价值较高。乌鸡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作用,有养阴退热、滋肝补肾、益气血之功效,是一种名贵优良药用鸡种。本期介绍一组乌鸡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饲养方式

  炕上平养:笼舍建造必须选择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鸡舍大小依地势、地形而定,地面最好为混凝土结构,在干燥的多孔沙质土地区,也可用泥土地作为鸡舍地面。气候温和或较炎热地区可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2个窗口的开放式鸡舍,其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可在舍内地面上铺5~10厘米厚垫料并定期打扫更换,或用15厘米厚垫料,一个饲养周期更换一次。其优点是养殖设备简单、成本低、胸囊肿及腿病发病率低,缺点是需要大量垫料、占地面积多些、使用过的垫料难以处理、且常成为传染源、易发生鸡白痢杆菌病及球虫病等。

  网上平养:肉鸡5周龄前在育雏舍培育,5周龄后转群到网上饲养,有利于充分利用育雏设备和加快肉用仔鸡后期的发育。鸡舍内饲养区全部铺上离地面高60厘米金属网或木、竹栅条,或在用钢筋支撑的金属地板网上再铺一层弹性塑料方眼网。鸡粪落入网下,可减少饲养环境的污染,对球虫病控制有显著效果,胸囊肿发生率明显减少,其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饲养密度: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期密度,可使乌骨鸡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乌骨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一般1~10日龄,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龄,每平方米30~40只;20~30日龄,每平方米25~30只;30~60日龄,每平方米20~25只;60~90日龄,每平方米15~12只。

  育雏方法:一是用育雏笼育雏,热源有电和其他燃料。其优点为鸡舍单位面积饲养效率高,节约垫料和热能,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可控制白痢、球虫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育雏成活率。

  二是网上育雏。雏鸡饲养在距地0.5~0.6米的网上,网眼以能漏粪、不伤害鸡为宜,周围栏网以防雏鸡钻出,2周后可将料槽和饮水器挂于栏网外。其优点为管理方便,雏鸡不与粪便接触,可减少疾病发生,育雏成活率高。

  其他还有地下烟道育雏、火墙育雏、保姆伞育雏及红外线育雏等。

  雏鸡管理

  保温控湿:由于雏鸡绒毛稀短,不能抗寒,本身不能调温,温度过低会造成雏鸡生长受阻,扎堆挤压,导致白痢病爆发;如果湿度过大,会导致球虫病发生,所以要保证合理的育雏温度和湿度。育雏室要备有温度计,随时掌握育雏室的温度。

  一般1周龄内,育雏室温度为32℃~34℃,湿度为60%~65%;1~2周龄温度为28℃~32℃,湿度为60%~65%;2~3周龄温度为25℃~27℃,湿度为60%~65%;3~4周龄温度为23℃~25℃,湿度为60%;4周以后温度为20℃左右,湿度为60%。除使用温度计外,还要学会“看鸡施温”。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眠安静,鸡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低雏鸡易拉稀感冒,互相挤压。

  初生雏鸡体温低,比成年鸡低2℃~3℃。雏鸡4日龄开始缓慢上升,10日龄达到成年鸡体温。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后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喜欢群居,胆小,适应性差,免疫系统不完善,抗病力差。

  饮水开食:雏鸡出壳20小时后,可进入育雏室,先饮水,后开食。开始饮水应用5%~10%白糖水,饮半天,可提高成活率。10日龄前雏鸡要饮温开水,水温要与室温相近。饮水最好采用雏鸡饮水器,饮水器里应经常保持蓄水,让雏鸡自由饮用。饮水2~4个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用水浸泡一下,以一抓即散为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可直接喂饲料厂生产的全价饲料。但不论喂哪一种饲料,开始3~5天,饲料必须加0.2%氯霉素或0.2%新诺明,或在饮水中加氧氟沙星等广谱抗菌药物,控制鸡白痢病的发生。乌骨鸡与其他鸡种的不同之处就是先天性白痢病特别严重,所以在育雏期药物要相互交替使用,不得间断,用塑料布喂3~5天后要逐渐换上小木槽或塑料槽,白天3~4小时喂一次,晚上4~5小时喂一次,总之要保持不断水、不断料。

  雏鸡的消化机能弱,一定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半熟的小米并拌入熟蛋黄,10日龄后可以在饲料中加入10%~20%玉米面,8%~10%切碎的青饲料,1%~1.5%骨粉,1%~1.5%鱼粉和0.5%清水洗净的细砂粒。30日龄后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并加入骨粉、鱼粉、贝壳粉等,同时每天还要喂1~2次粒料(如小米、大麦等)。一般来说,育雏期内的饲料,粗蛋白为19%,粗纤维小于6%,钙为0.8%~1.3%,磷为0.6%,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育成期内的饲料要求粗蛋白为17%,粗纤维小于6%,钙为0.7%~1.2%,磷为0.55%,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种鸡管理

  种鸡采取分阶段饲养,目的是防止鸡长得过肥,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第一阶段,从开产到产蛋20周为止,因种鸡产蛋率在开产后10~20周龄达到高峰,因此,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从开产时的16%,到开产后7周,提高到17%~19%;第二阶段从产蛋21~40周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维持在16%;第三阶段产蛋41周龄以后日粮蛋白质水平可降至15%。

  鸡舍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母鸡的健康和产蛋率,要给乌骨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最适温度为13℃~25℃;光照时间每天14~16小时,光照强度15平方米内40瓦灯照为宜,乌鸡很易受惊吓所以环境要安静。

  产蛋母鸡易缺乏微量元素,缺钙时会产软壳蛋、薄壳蛋,产蛋率也会下降15%以上。产蛋前期乌鸡对钙利用率高,越到后期越低。因此饲喂时应随日龄的增长和产蛋率的降低而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但钙含量也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进而影响鸡的产蛋率。

  疫病防治

  鸡新城疫: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90%~100%,潜伏期为3~5天,该病常无任何疾病表现就突然死亡。主要是定期预防接种,增强鸡免疫力。我国目前生产的鸡新城疫苗有I系、II系、III系、Ⅳ系四种。

  鸡霍乱: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叫巴氏杆菌。各种家禽都能感染此病,鸡鸭最易感染,鹅感染性较差。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皮肤创伤也能感染。病鸡排泄物和分泌物中有大量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是传播本病的媒介。鸡霍乱潜伏期约4~9天,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病。本病主要是用磺胺类药物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长效磺胺,以每天每公斤0.1~0.2克效果较好。用土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药物也收到良好效果,土霉素每日每只鸡0.15~0.3克。

  鸡马立克氏病: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多发生于2~5月龄之间的鸡。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对初生雏鸡用马立克氏疫苗进行预防免疫。严格执行鸡舍、用具的消毒卫生;发现病鸡,立即淘汰,彻底消灭传染源。

  鸡痘: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在身体的无毛和少毛部分,皮肤发生增生性病理过程,生成疣肉状的痘子,口腔和咽喉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鸡痘潜伏期4~10天,通常可以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该病除了加强鸡群的卫生管理和一般的预防措施外,可以用鸡痘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效果显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治理蓝藻好方法

上一篇:

养鳖饲喂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