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水应对”,甲醛即是神药也是毒药
在整个海鲈养殖过程中,有一种药品可以说是贯穿其中,很多养户都将其奉为“神药”的,那就是甲醛。无论是刚放苗、“游水”高峰期还是养殖中后期,甲醛总是如影随形,而部分养户更有一种遇事不决上甲醛的感觉。毋容置疑,在海鲈养殖初期,甲醛的确为广大养户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游水”方面。但随着养殖技术的提升,我们发现很多时候甲醛并非最好的解决办法,例如在养殖后期,海鲈“游水”跟缺氧、水质底质恶化关系较大,这时候盲目使用甲醛可能会导致情况恶化,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每次使用甲醛都会伴随着停料、病鱼死亡、正常鱼体质变弱、水质底质恶化等情况,给下次“游水”埋下病根,经常使用甲醛的最终结果可能是成活率低、饵料系数差、养殖效果不佳。那么,在目前这种对养殖成本锱铢必较,饵料系数毫厘必争的养殖大环境下,如何安全、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海鲈“游水”是养殖的关键点之一。
二、海鲈“游水”6大原因及预防方案
在谈如何安全、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海鲈“游水”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海鲈“游水”的发生,找出根本上的问题,才能跟好地对症下药。
1.低气压:在海龙鲈鱼技术团队多年来对海鲈调查及养户反馈中,我们发现正常情况下海鲈池塘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亚硝酸盐、氨氮高或有寄生虫等问题,但是在溶氧高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不会成为威胁海鲈对氧分利用的致命问题,那么池塘就不容易出现游水。但是当出现东风、回南天等低气压天气导致溶解氧明显下降时,以上问题就会更多的威胁海鲈对氧分的利用,导致游水。通过对白蕉区域400多塘海鲈游水频次和气压的长期跟踪,我们发现了隐藏多年的游水警戒线??气压1008hpa(下午4-6点),当气压低于这条警戒线时,就有很大几率爆发大面积的“游水”情况。
预防方案:在东风、回南天等低压天气频发时期,通过傍晚全池泼洒海联科粒粒氧或海联科3202持续放氧来稳定池塘夜间溶氧水平,降低海鲈“游水”发生几率。
如下表格实验数据所示,通过预防性的使用海联科粒粒氧,使用了粒粒氧的池塘(实验时,用量为1包/2亩水体)相比未使用粒粒氧的池塘,夜间溶氧下降幅度缩小了0.4mg/L,可见使用海联科粒粒氧可有效控制夜间溶氧降低。
2.水体缺氧:根据海龙鲈鱼技术团队多年来的数据分析,我们总结出当鱼塘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有较大几率发生“游水”。天气不佳,如春季的东风、西南风、回南天等低压闷热多雾天气,夏季的“白撞雨”、台风天等,容易导致鱼塘溶解氧偏低;突发性水变、泛底,使用杀虫、消毒药物分量过重,都会加剧池塘耗氧,从而导致水体缺氧;还有如拉网过后、养殖密度过大、增氧设备不足这些因素也会导致水体缺氧。
预防方案:(1)基础增氧设备到位,建议增氧机配置至少1台/亩;(2)天气不好、水质不佳时应多开增氧,提升池塘基础溶氧量;(3)加强溶氧检测,在溶解氧较低时及时使用海联科3202或海联科粒粒氧来提升池塘溶氧。
3.亚硝酸盐、氨氮超标:一般养殖中、后期多发,养殖前期因为水质较好、底质污染少,相对发生几率较低。随着投喂量和存塘量的增加,粪便、残饵在塘底大量积累,水质、底质逐渐恶化,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海鲈中毒“游水”。
预防方案:加强水质、底质调控,定期解毒、改底可有效改善池塘水质、底质环境,减少“游水”发生。建议每10~15天,使用3201解毒,3202/粒粒氧+底倍康改底,配合换水,加强亚硝酸盐、氨氮的转化,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高温期、水质指标偏高时应适当提高解毒、改底频率。
4.寄生虫:海鲈感染的寄生虫以杯体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为主,在整个养殖过程都会发生,导致鳃部发炎充血,严重时甚至溃烂,继发性细菌感染,影响氧气的吸收利用,鱼体出现生理性缺氧,导致“游水”。
预防方案:(1)定期改底(底倍康/底倍健),改善底质环境,减少塘底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可缓解寄生虫的滋生,达到防虫、抑虫效果;(2)定期验虫,有针对性地选择低毒性杀虫药进行杀虫,杀虫选择在晴天下午2点半至三点之间为宜,杀虫后当天下午停料。杀虫频率不宜过高,容易使水质、底质恶化,反而给寄生虫繁殖创造机会。
5.投喂不当:一方面因为投喂过饱,消化系统超负荷运作,容易出现消化能力下降,导致消化不良,甚至诱发肠炎而发生“游水”;另一方面因为海鲈在摄食、消化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容易导致缺氧“游水”。
预防方案:投喂需根据天气变化、水质好坏、鱼吃料快慢来调节,不宜盲目投喂。通过海龙海鲈技术团队的走访跟踪,坚持拌料内服3103+3505或肝肠利健,可增强鱼体体质,有效减少“游水”次数及“游水”死鱼数量。
6.有害病菌、病毒侵害:春夏季节,水温升高,投喂量随之增加,塘底积累大量有机污染物,加重水质、底质的恶化,给有害病菌、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尤其是平时不注重水质、底质调控的鱼塘更为严重。如海鲈的诺卡氏菌感染,近几年越来越多发,症状有口吻部溃烂,体表点状出血,鳃、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上形成米粒状结节。慢性病,“游水”死鱼持续难断尾。如真鲷虹彩病毒感染,常见于水温在20℃以上,鱼体表除体色发黑,无其他明显的病征,解剖可发现脾脏明显肿大、发黑,内脏脂肪有出血点,“游水”持续时间长,使用药物无明显治疗效果,用药不当、投喂会使“游水”、死亡数量迅速增加。
预防方案:(1)定期解毒、改底,改善水质、底质环境,有效控制有害病菌、病毒的繁殖;(2)细菌性疾病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配合内服3505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抗生素副作用;(3)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所以预防是关键,高温期加强解毒、改底、内服工作,减少病毒性疾病发生。
三、“游水”应对方案
1.发生“游水”时,首先应立即开启所有增氧机,提升池塘基础溶氧。
2.及时全塘泼洒海联科粒粒氧+海联科3202,迅速增加水体溶氧。
3.然后全塘泼洒海联科3201+应激灵,海联科3201可帮助降低水体表面张力,促进溶氧打入水体中,应激灵可增加鱼群耐受力和存活时间,为后续处理赢得宝贵时间。
4. 在进行了以上两步操作后,一般性的缺氧及水质超标引起的“游水”基本上可以大大缓解。若后续“游水”症状仍未断根,需根据病虫害情况,针对性的消毒杀虫。
四、粒粒氧质量的鉴别
选对产品对于海鲈“游水”的应对也至关重要,如果在发生“游水”时一不小心使用了假劣的粒粒氧,不但起不到效果,可能还延误了应对时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