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风口在哪里?”可以转换成另外的一个问题—“小龙虾养殖:投资的最好时机在哪里?”。这是一个要从时间维度上来回答的问题:小龙虾养殖投资的最佳时间没有来到,或已经过去,还是刚好就是现在?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要从小龙虾产业现阶段的特征来分析。
一、市场特征
根据小龙虾产业的特点,市场可分为两个:一个是成品虾市场,一个是虾苗市场。
1、成品虾市场
市场在地域维度上还有较大的空间,存在空白市场,且市场占有率不高。整个成品虾市场在地域上较集中,一线城市的容纳量和吸收量较大,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小型城市的需求也很旺盛,但受制于货源紧缺、物流成本过高、价格偏高和消费水平偏低,市场开发率不高,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个市场会有较大的增长。
成品虾的烹制口味主要集中在麻辣、清蒸、蒜蓉等系列。与一些地域的本土口味不匹配。开发出更多样的口味,使口味本土化将会是市场的另一个增长点。
养殖模式、资源条件和技术的限制,使小龙虾市场季节型明显,在时间维度上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小龙虾出货的旺季集中在4~7月份。其他时间处于缺货状态,很多消费终端迫于成本压力,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加快技术突破、改进养殖模式,保持货源全年稳定充足,将会极大地延伸市场的时间长度。
市场产品单一,鲜活虾和简单熟制虾是市场的主要产品形式,高层次多样化的小龙虾食品品种开发不够。加工企业受限于技术,加工的精深度不够,仅仅停留在虾仁等低层次的粗加工上。近年,由于货源限制,加工企业的出口额普遍不高,国际市场有待进一步扩展。
2、虾苗市场
由于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近几年,虾苗一直供不应求。
但完全依赖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规模扩张是有限度的,随着养殖的发展,虾苗市场迅速饱和,很快将会消失。
小龙虾养殖过份依赖虾苗市场盈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二、养殖结构
虽然养殖规模极速扩大,但养殖结构严重失调,养殖模式单一。在主要的养殖模式中,虾稻轮作模式占绝对主导。小龙虾精养受到技术制约,面积增加较小;虾蟹混养受制于模式本身的缺陷,面积不可能增加。相反,由于河蟹市场的火爆,虾蟹混养面积有减小的趋势。
市场刺激是一个方面,很多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甚至激励地方农户发展虾稻轮作模式,这种不顾市场的盲目引导将进一步加剧养殖结构失衡。虾稻轮作模式的面积已占整个小龙虾养殖面积的80%以上,加上虾稻模式本身具有的弊端,小龙虾季节性过剩和季节性缺货并存的问题将变得更为严重。
三、竞争态势
行业每一个环节几乎没有竞争压力。市场情况的特殊使每个环节均处于合作状态。为了解决供需矛盾,养殖户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进行合作,在讨价还价中处于优势地位。
收购商和批发商为满足市场需求,稳定客户,不得不合作,以便更好地调配货源。
酒店、餐馆、大排档等主力消费终端,如何获得合理的进货价格和充足稳定的货源是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存在消费客户的争夺,所以很多时候也会形成合作,以更好解决货源短缺时遇到的难题。
四、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低。有资源有资金,基本上就可以开始养殖。尽管技术瓶颈存在,但粗放性养殖依然有利可图,且收益可观。产量成为主要限制因素,品质、规格和产品之外其他的要素对收益的影响作用不大。
整个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些特征。为了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阶段作一个较准确的定位,首先要了解一下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每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衰退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整个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如下图所示。
从投资的角度讲:行业成长期的初始阶段是最佳投资时机。
综合以上对现阶段小龙虾行业特征的分析,本人认为小龙虾养殖正处在导入期和成长期的过渡阶段。
因此可以说,现在就是小龙虾养殖的最佳投资时机。换句话说,小龙虾养殖正在风口。
尽管小龙虾养殖行业总体形势看好,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季节性产能过剩和区域性结构失调,是整个小龙虾养殖行业挥之不去的阴霾。“虾贱伤农”和“一虾难求”的供求矛盾愈发突出。
这一切都源于技术的钳制。小龙虾养殖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严重滞后,技术推广力度不强、推广方式欠妥、养殖户掌握的程度不够等等都是原因。
如何突破小龙虾养殖技术的瓶颈?小龙虾养殖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将何处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