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池塘养殖鱼类生态防病措施

2018-12-19 15:01:26浏览:44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水产养殖规模扩大、品种增多、产量增高,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破坏。有害气体增多,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大量滋生,造成养殖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扩大、品种增多、产量增高,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破坏。有害气体增多,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大量滋生,造成养殖动物的体质下降,抗应激能力差,极易引发鱼病。在养殖过程中,鱼病发生后使用药物控制不但造成养殖成本上升,而且还会导致鱼的品质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以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项目为平台,在全县积极推广生态防病技术,严格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漫延,确保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该县推广应用的主要生态防病措施有:

    坚持清塘药塘

    首先进行清塘。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清淤后曝晒池底20天以上,起到底泥龟裂达2厘米以上,增加透气性,利用紫外线的作用,加速氧化底泥中的还原性物质,改善底质生态环境,切断病菌传播途径,这是控制养殖鱼类不生病或少生病的关键。然后进行药塘。使用生石灰干法药塘,每亩用量为75千克~100千克,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用清水将生石灰冲洗出池,向池内注水80厘米~100厘米,再进行消毒,每亩用药量为200克,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体等敌害生物。

    坚持鱼种消毒

    鱼种本身会带有一些病原体,经过清塘、药塘的塘口,若放养不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仍会把病原体带入养殖池内。鱼种本身携带的病菌在遇到适宜环境和天气变化时会大量繁殖,造成养殖鱼类发病,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死亡,给鱼类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常规鱼种一般采用3%~4%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左右,以杀灭粘细菌、水霉菌及寄生虫等。

    坚持施肥追肥

    鱼种放养前7天~10天向池内投施生物有机肥(主要成分:肥水菌群: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固氮菌等),每亩用量为5千克~8千克,以培育浮游生物,为日后入池的鱼种提供天然适口生物饵料。生物饵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无法替代的,是增强鱼种体质、降低发病率、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加快生长速度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另外,生物饵料(特别是浮游生物)还可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起到改良水质的作用。为促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繁殖状态,养殖期间每隔10天左右还需向池内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素(主要成分:氨基酸、动植物蛋白、多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总养分(N+P2O5+K2O)≥15%),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以补充营养,增加浮游生物和有益单细胞藻类的繁殖速度和密度,抑制蓝藻、甲藻、鞭毛藻等有害藻类,保持藻类稳定,维持养殖环境的生态平衡。

    适时增加溶氧

    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池底污物积累相应增多,极易引起池底严重缺氧,造成亚硝酸盐、氨氮不能被完全氧化,致使病菌的恶性增殖,加之缺氧已显著降低了鱼的抵抗力,这样就极易引发鱼病。为了降低池底污物存量,必须及时增加溶氧,为生物降解污物创造广泛接触的条件,以实现对污物的氧化和驱除。增加溶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底层微孔增氧,以改善水体循环,消除底部缺氧。微孔增氧的使用应根据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段和时长。一般养殖前期,阴雨天于半夜开机至凌晨;养殖中期,晴天于早晨开机2小时、下午1:00~2:00开机2小时~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于夜间22:00开机至次日中午;养殖后期应勤开机,保持池水溶氧充足。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微孔增氧设备与溶氧检测控制仪并网使用,根据养殖塘口实际,设置池水溶氧的上、下限,实现全自动增氧,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在每升5毫克以上,为养殖鱼类提供舒适快乐的生长环境。

    加强应激管理

    应激管理是鱼类健康养殖的核心技术,养殖者应将应激管理贯穿于整个养殖生产之中。鱼类暴发性疾病一般都呈现在环境恶变,应激之后。当水温在22℃~28℃之间时,养殖鱼类最容易感染患病,季节交换时是发病风险最大的关键时期,养殖者更应加强应激管理。在气候环境差,pH值变化大,温差波动大、水质恶化等应急强度较大时,需全池泼洒VC应激灵(成份含量:包被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等,含维生素C30%),每亩用量为200克~250克。采用上述方法,可增强养殖鱼类的机体免疫力,提高对暴雨、台风、换水、捕捞、用药及其它环境因素改变时产生的抗应激能力,调理水体环境,消除水体中的有毒物质,有利于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浙江上杭咸萝卜干的加工技术

上一篇:

水稻种子保存全攻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