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鸡肠毒综合症的高效治疗原则

2018-12-19 15:52:26浏览:39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

  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冬季及气候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发生较多,特别是15—90日龄的鸡多发,25日龄高发,产蛋鸡也能发生,肉鸡发生频率较高。近段时间以来,华北地区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由于肠毒综合征虽然可引起生长速度下降、料肉比增高,但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养殖户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而没有及时治疗,造成鸡群生长速度很慢,料肉比增高,而且极易引起其它疫病继发感染。

  一、病因及其临床症状

  肠毒综合征主要病原为霉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梭菌等,临床中较常见的症状是排肉丝样、西红柿样便,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震颤、乱窜、起跳、尖叫、兴奋不安等症状也时有发生。因感染的病原不同,作用于机体时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病原为梭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和病毒(新城疫、轮状病毒)时表现为:鸡采食量急剧下降,死亡率较高,大群精神沉郁,逐渐消瘦,冠色苍白,表现为一定的呼吸道症状。病鸡体温升高、头震颤、尖叫、四处乱窜,有神经症状;肠内容物不仅有红色西红柿样物质,还有黄绿色消化不良的内容物,肠壁水肿,剪后自然外翻,个别有黄白色气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十二指肠淋巴滤泡肿胀突起,直肠有点状出血。病原为霉菌和大肠杆菌时表现为:呼吸困难、消瘦、精神沉郁、排黄绿色稀便,感染严重的鸡群死亡率很高,尤其是雏鸡发病较多。剖检可见肠道水肿,气囊、肝脏土黄色、肺有霉菌斑。病原为大肠杆菌和球虫时表现为:呼噜、羽毛蓬乱、粪中带血或呈酱油样,鸡冠苍白、消瘦、黏膜上有坏死斑点,内膜呈麸皮样,粪便发黄,带血丝较多。

  二、致病机理

  鸡群由于感染了球虫和细菌等病,引起小肠黏膜发炎,导致肠壁出现肿胀、增厚、出血等表现,继而引起大量的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坏死,使肠道的腺体分泌和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营养缺乏、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下降;另一方面,因为球虫等病原的大量繁殖可引起肠道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同时也消耗了养分而造成皮下厌氧环境,使随饲料进入的魏氏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发生损伤,并引起中毒;另外,由于大肠杆菌等肠道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使毒素产生增加,从而导致病鸡出现兴奋、疯跑、中毒加深,继而引起精神沉郁、昏迷、瘫痪、头颈震颤等神经症状。

  三、高效治疗原则

  1.控制球虫为前提,抗菌消炎必不可少

  当发生肠毒综合症时,首先应控制肠道挖掘机——球虫,因为球虫的加剧,会损坏肠道正常结构,导致肠道内坏菌极易进入机体,导致更加严重的感染。抗菌消炎则是控制肠道内坏菌的数量。因此生产中可以选用含有妥曲珠利、新霉素、甲硝锉等成分的药物,如新肠可乐集中饮水,使用足够的疗程即可控制。

  2.保护粘膜,修复受损组织

  由于球虫等病原的大量繁殖可引起肠道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同时也消耗了养分而造成皮下厌氧环境,使随饲料进入的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发生损伤,并引起中毒。因此,加速肠道粘膜的修复与维护是必不可少健肠护肠措施。生产中我们常选用丁酸盐、寡聚糖等肠道粘膜培植剂,如多又壮,从而达到保护肠粘膜、修复受损粘膜的作用。

  3.吸附毒素,规避帮凶,保护肝肾

  由于各种毒素存在于肠道,加剧肠毒综合症的危害。因此吸附毒素、规避帮凶是控制肠毒综合症的最佳辅助措施。生产中我们选用脱霉霸2‰-5‰添加,即可达到吸附毒素,又对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微量营养组分“无动于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安全使用农药16法

上一篇:

头孢菌素类兽药的具体使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