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稻瘟病的绿色防控

2018-12-19 15:58:55浏览:2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水稻稻瘟病的病属菌分为二种:1无性态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e,属半知菌类梨孢属灰梨孢菌。2有形态为Magnaportheg

  一、水稻稻瘟病的病属菌分为二种:1无性态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e,属半知菌类梨孢属灰梨孢菌。2有形态为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属子囊菌门大角间座壳属灰色大角间壳菌。

  二、稻瘟病的症状:水稻稻瘟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和各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发病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叶瘟和穗颈瘟。叶瘟自三叶期至穗期均可发病,以普遍型最为常见,病斑呈梭形,最外层为淡黄色晕圈,内圈为褐色,中央呈灰白色病斑,两端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线。穗颈瘟,发生于主穗梗,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呈褐色或墨绿色。

  三、稻瘟病的发生规律

  稻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主要附在稻株的上部叶片。在自然条件下,风是孢子分散的必要条件,雨、露、光等促进孢子脱离,初侵染形成的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借气流传播至健康植株,引起再侵染。

  四、防治措施: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布局。

  2、减少菌源,:不用带菌的种子,及时清理病稻草,并对其种子进行处理。

  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肥水管理,生育期相当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混作。潜水插秧深水回青、浅水分蘖、穗期湿润的灌溉方式。

  同时,根据今春气温低,育苗晚,秋龄短,插秧晚等特点,在施入底肥情况下,偏重追施返青肥,少施穗粒肥,注意氮肥少施,磷、钾肥适量增加。

  4、药液防治:苗瘟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施药,叶瘟在发病初期施药,穗颈瘟在破口至始穗期开始施药,以后视天气情况在齐穗期二次施药。常用药剂:富士一号、三环唑、嘧菌环胺、丙环唑+爱菌、已唑醇+稻瘟灵。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防5个误区

上一篇:

夏季饲料须防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